[實用新型]一種輪轂中心孔直徑檢測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91465.9 | 申請日: | 2014-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864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培軍;張達鑫;葉松軍;張秋白;王路軍;潘益琴;徐楨;張烽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天宏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21/10 | 分類號: | G01B2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32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輪轂 中心 直徑 檢測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轂中心孔直徑檢測機構,適合于輪轂自動化生產線上自動檢測中心孔直徑使用。
背景技術
???汽車輪轂由于批量比較大,產品外形比較單一,非常適合于自動化生產,但是自動化生產的零件在加工后對其尺寸的測量自動化,就變得非常的迫切。現在一些自動線上都會嫁接一個人工檢測工位,就是自動化生產出來的工件,通過流水線運輸到檢測工位,由人工逐個測量,由于自動化生產產品的生產速度較快,而且時間固定,中間嫁接人工檢測就會出現,由于人工的速度不同步而出現的停工的生產效率降低的現象。人在長時間檢測很容易就會疲勞,檢測出現差錯。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輪轂中心孔直徑檢測機構,這種機構采用中心軸定位,雙觸頭檢測設計,在使用時輪轂被機械手抓取放入檢測機構上,輪轂以中心孔和中心軸為確定位置,中心孔套在中心軸上,中心軸內的觸頭被中心孔撥動,產生位移,檢測機床通過計算得出輪轂的中心孔的尺寸,達到檢測輪轂中心孔尺寸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一種輪轂中心孔直徑檢測機構,由觸頭滑座、觸頭、中心定位軸、觸頭連桿、直線位移編碼器、防塵罩、底板組成。所述的直線位移編碼器安裝在底板上,觸頭和觸頭連桿安裝在觸頭滑座上,觸頭滑座安裝在直線位移編碼器上,中心定位軸固定在底板的中心孔內,防塵罩固定在底板上。其特征在于:中心定位軸固定在底板的中心孔內,處于機構的中心,可以在輪轂放入時起到定心的作用,中心定位軸的尖部制作有一定的斜度,可以方便機械手將輪轂放入。觸頭和觸頭連桿安裝在觸頭滑座上,觸頭滑座安裝在直線位移編碼器上,直線位移編碼器可以做直線移動,觸頭被輪轂中心孔推動時觸頭連桿,觸頭滑座和直線位移編碼器被帶動產生直線運動,直線位移編碼器在移動時檢測出位移量,機床通過該位移量計算得出輪轂的中心孔的尺寸。
本實用新型,輪轂放入中心定位軸時,觸動安裝在中心定位軸內的觸頭,觸頭被輪轂中心孔帶動做橫向移動,推動時觸頭連桿,觸頭滑座和直線位移編碼器直線運動,直線位移編碼器在移動時檢測出位移量,機床通過該位移量計算得出輪轂的中心孔的尺寸。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側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圖。
圖5是輪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圖2、圖3知,一種輪轂中心孔直徑檢測機構,由1觸頭滑座、2觸頭、3中心定位軸、4觸頭連桿、5直線位移編碼器、6防塵罩、7底板組成。所述的直線位移編碼器5活動安裝在底板7上,觸頭2和觸頭連桿4安裝在觸頭滑座1上,觸頭滑座1安裝在直線位移編碼器5上,觸頭滑座1、觸頭2、觸頭連桿4、直線位移編碼器5形成一個整體,和底板7可以相對移動,中心定位軸3固定在底板7的中心孔內,防塵罩6固定在底板7上。中心定位軸3的頂部制作成一定的錐度,可以方便機械手將輪轂8放入。
由圖4、圖5知,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圖。在使用時輪轂8被機械手放入檢測機構中,輪轂8在中心孔和中心定位軸3的定位下確定位置。輪轂8在放入中心定位軸3時,觸動安裝在中心定位軸3內的觸頭2,觸頭2被輪轂8中心孔帶動做橫向移動,觸頭2被輪轂8中心孔推動時觸頭連桿4,觸頭滑座1和直線位移編碼器5被帶動產生直線運動,直線位移編碼器5在移動時檢測出位移量,機床通過該位移量計算得出輪轂的中心孔的尺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天宏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天宏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9146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金屬桿內孔檢驗裝置
- 下一篇:高層建筑二次結構泡沫混凝土墻體垂直度激光檢測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