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歧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89419.5 | 申請日: | 2014-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129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06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麗陽電子儀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41/03 | 分類號: | F16L41/0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37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歧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分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歧管塊。
背景技術
歧管塊在分流領域發展已日趨成熟,主要用于連接多個流體流和使流體流中的一個有選擇地轉向。傳統的分流方式是在管道上接很多接頭,然后在每個接頭上連接分流管,這種分流的方式使得各分流管內的流量不穩定?,F有的歧管塊在壓力達不到需求時,也會使得各分流管內的流量不穩定,致使由于壓力過大或是過小,導致部件損壞或是達不到部件的流量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循環分流流量穩定,且能實時監測壓力的歧管塊。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
歧管塊,包括歧管塊本體以及設置在歧管塊本體上的進流口、壓力孔、側分流孔、分流口Ⅰ和分流口Ⅱ,所述歧管塊本體呈長方體,所述進流口設置在歧管塊本體的端部,進流口的邊緣設有密封元件;所述歧管塊本體的上方設有壓力孔和傳感器端口,所述歧管塊本體的另一端面設有分流口Ⅰ和分流口Ⅱ,分流口Ⅰ和分流口Ⅱ的周圍設有用于與待接件固定連接的固定孔。
作為優選,所述進流口四周設有螺栓孔,通過螺栓孔與流體通道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傳感器為壓力傳感器。
作為優選,所述歧管塊本體的側面設有側分流孔。
作為優選,所述分流口Ⅰ、分流口Ⅱ和側分流孔上均設有密封圈。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在歧管塊本體上設置了傳感器端口,可實時監測歧管塊內部的壓力狀況,另外,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歧管塊適用范圍廣,適用于不同流體的分流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歧管塊本體,2-壓力孔,3-側分流孔,4-密封元件,5-進流口,6-螺栓孔,7-傳感器端口,8-分流口Ⅰ,9-分流口Ⅱ,10-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和圖2所示,歧管塊,包括歧管塊本體以及設置在歧管塊本體上的進流口、壓力孔、側分流孔、分流口Ⅰ和分流口Ⅱ,所述歧管塊本體呈長方體,所述進流口設置在歧管塊本體的端部,進流口的邊緣設有密封元件;所述歧管塊本體的上方設有壓力孔和傳感器端口,所述歧管塊本體的另一端面設有分流口Ⅰ和分流口Ⅱ,分流口Ⅰ和分流口Ⅱ的周圍設有用于與待接件固定連接的固定孔。
所述進流口四周設有螺栓孔,通過螺栓孔與流體通道連接;所述傳感器為壓力傳感器;所述歧管塊本體的側面設有側分流孔;所述分流口Ⅰ、分流口Ⅱ和側分流孔上均設有密封圈。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麗陽電子儀表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麗陽電子儀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8941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倒流煤氣管道止回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大管徑接口的真空轉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