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直流避雷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785355.1 | 申請日: | 2014-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158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明剛;牛文瑞;蘇龍;宋繼軍;范欽曉;張翠霞;殷禹;張搏宇;蘇寧;賀子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wǎng)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平高東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C7/12 | 分類號: | H01C7/12;H01T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chuàng)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楊立 |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流 避雷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避雷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直流避雷器。
背景技術
工程上通常采用降低接地電阻、架設雙避雷線,減小避雷線保護角等方法來限制雷電過電壓,降低雷擊跳閘率。然而,在雷電活動強烈、降低接地電阻困難的山區(qū)線段,上述手段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雷擊跳閘問題。
目前國內(nèi)外已有的避雷器,避雷器本體與間隙距離之和一般大于與之并聯(lián)的絕緣子的長度,需設計特殊金具解決安裝空間不匹配問題,安裝難度大。由于電壓等級的提高,避雷器本體高度和重量都不可避免地要大于交流1000kV及以下線路避雷器,安裝難度會更大;目前沒有關于直流特高壓線路避雷器空氣間隙和絕緣配合方面的試驗數(shù)據(jù),試驗及設計難度大。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避雷器安裝難度大、結構復雜以及避雷器本體和空氣間隙距離難以配合的問題,提供一種直流避雷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直流避雷器,包括避雷器本體和放電間隙組,所述放電間隙組與所述避雷器本體的高壓端連接,所述避雷器本體的高度為7.5m~9m,所述放電間隙組包括上部放電極和下部放電極,所述上部放電極和所述下部放電極之間的空氣間隙距離為2.3m~2.6m。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地,所述避雷器本體包括若干避雷器單元,所述每兩個避雷器單元之間通過法蘭相連接,所述每個避雷器單元的頂部和底部還依次設置密封環(huán)以及壓力釋放板,所述法蘭位于所述避雷器單元的末端并將所述密封環(huán)和所述壓力釋放板封閉在內(nèi),所述每個避雷器單元由外向內(nèi)依次為外套、環(huán)氧管、電阻片柱,所述電阻片柱由若干電阻片串聯(lián)構成。
進一步地,所述外套為硅橡膠外套,所述電阻片柱為氧化鋅電阻片柱,所述法蘭為鋁法蘭。
進一步地,所述外套的干弧距離不低于7.1m,以使所述外套能夠耐受不低于其實際保護水平1.3倍的雷電沖擊電壓,且在規(guī)定的淋雨條件下能夠耐受不低于1683kV的直流電壓一分鐘。
進一步地,所述電阻片柱的直徑為75mm,以使所述電阻片柱能夠通過不低于2000A的長持續(xù)時間沖擊電流試驗且連續(xù)3次通過幅值為100kA的4/10μs大電流沖擊耐受試驗。
進一步地,所述避雷器本體的高度為8.2m。
進一步地,所述避雷器本體的爬電距離不小于24440mm。
進一步地,所述上部放電極和所述下部放電極均由相互平行的兩個等長金屬桿以及與兩個所述金屬桿相連的兩個半圓形金屬環(huán)構成,所述金屬桿和所述金屬環(huán)的直徑均不小于80mm;所述上部放電極與所述避雷器本體的高壓端通過工字型連接件連接,所述避雷器本體與所述工字型連接件的豎杠相連,所述工字型連接件的兩個橫桿的兩端均與所述上部放電極的兩個金屬桿垂直連接,所述下部放電極通過兩個互相平行的桿狀連接件安裝在輸電線路導線上,所述兩個桿狀連接件的一端均與所述下部放電極的金屬桿垂直連接,另一端均與輸電線路導線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直流避雷器的額定電壓為1250kVdc,直流2mA下參考電壓不小于1250kV,標稱放電電流30kA,30kA雷電沖擊電流下殘壓不大于2500kV,30kA陡波沖擊電流下殘壓不大于2750kV。
進一步地,所述直流避雷器的標準雷電沖擊50%放電電壓不大于3700kV;操作沖擊耐受電壓不小于2000kV;所述直流避雷器本體正常時,在規(guī)定的淋雨條件下能夠耐受不低于1347kV的直流電壓一分鐘,所述直流避雷器本體故障時,在規(guī)定的淋雨條件下能夠耐受不低于1112kV的直流電壓一分鐘。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體積小,安裝方便;其空氣間隙調(diào)整范圍大;技術參數(shù)合理,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直流避雷器的整體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直流避雷器的避雷器本體單元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直流避雷器的整體安裝結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直流避雷器的空氣間隙距離與放電電壓關系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避雷器本體,2、放電間隙組,10、避雷器單元,11、外套,12、環(huán)氧管,13、電阻片柱,14、法蘭,15、密封環(huán),16、壓力釋放元件,21、上部放電極,22、下部放電極,23、工字型連接件,24、桿狀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wǎng)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平高東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未經(jīng)國家電網(wǎng)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平高東芝(廊坊)避雷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85355.1/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馬達電位器
- 下一篇:汽車空調(diào)調(diào)速電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