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輸液時用的防護框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85080.1 | 申請日: | 2014-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371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牟建珍;楊露;羅軼;羅朝暉;劉嬋;向云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利川市民族中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G7/065 | 分類號: | A61G7/06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液 防護 框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液時用的防護框架。
背景技術
靜脈輸液是治療各種疾病的常用措施之一,血液透析是尿毒癥患者延續生命的主要治療手段。患者通過輸液能糾正水和電解質失調,維持酸堿平衡、補充營養,維持熱量,輸入藥物,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通過透析能清除體內毒素,排除體內積水,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由于輸液、輸血、透析時間長,患者必須處于一種固定體位,患者在移動手臂、被子時會牽拉到管道,引起管道移位,一旦出現管道滑脫或牽拉出針頭,導致必須重新穿刺,損壞了患者血管,給患者增加了痛苦。輸液時為了保暖必須蓋上被子,更易致輸液針頭的滑脫、漏針、腫脹,增加了患者擔心漏針的心里負擔,反復掀開被子又易引發感冒,工作中因為患者輸液肢體的移動、被服的覆蓋多次出現針頭滑脫,液體滲漏。被子直接壓在患者穿刺的上臂或下肢上,致其肢體缺少靈活的活動空間,易麻木、不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輸液時用的防護框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輸液時用的防護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拱管(1)、直管(2)、連接點(3),拱管(1)縱向排列,直管(2)通過連接點(3)與拱管(1)垂直連接,形成框架。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液時用的防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管(1)和直管(2)為不銹鋼管。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液時用的防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管(1)為三根,所述的直管(2)為五根。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液時用的防護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2)可伸縮并且粗細不同。
本實用新型一種輸液時用的防護框架使用時簡單、方便、快捷,將管道與穿刺手臂完全保護性隔離起來,既便于觀察穿刺點,又保護了穿刺管道,減輕了患者因長時間輸液帶來的肢體不適感,減少了掀被子觀察液體通暢的次數,減輕了護士的工作量,減輕了患者的心里壓力,有效杜絕了患者因為被子遮蓋,肢體移動而致的針頭滑脫、滲漏,而且該框架可以收縮便于收納,清潔消毒方便、實用。
附圖說明
附圖1是一種輸液時用的防護框架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一種輸液時用的防護框架收縮時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為拱管;2-為直管;3-為連接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輸液時用的防護框架,包括拱管1、直管2、連接點3,拱管1縱向排列,直管2通過連接點3與拱管1垂直連接,形成框架。拱管1和直管2為不銹鋼管制成。拱管1為三根,所述的直管2為五根。所述的直管(2)可伸縮并且粗細不同。
實施例2:
一種輸液時用的防護框架,包括拱管1、直管2、連接點3,拱管1縱向排列,直管2通過連接點3與拱管1垂直連接,形成框架。拱管1和直管2為不銹鋼管制成。拱管1為五根,所述的直管2為五根。所述的直管(2)可伸縮并且粗細不同。
實施例3:
一種輸液時用的防護框架,包括拱管1、直管2、連接點3,拱管1縱向排列,直管2通過連接點3與拱管1垂直連接,形成框架。拱管1和直管2為不銹鋼管制成。拱管1為4根,所述的直管2為3根。所述的直管(2)可伸縮并且粗細不同。實施例4:
一種輸液時用的防護框架,包括拱管1、直管2、連接點3,拱管1縱向排列,直管2通過連接點3與拱管1垂直連接,形成框架。拱管1和直管2為不銹鋼管制成。拱管1為五根,所述的直管2為3根。所述的直管(2)可伸縮并且粗細不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利川市民族中醫院,未經利川市民族中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850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