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站分層取水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76620.X | 申請日: | 2014-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432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興恩;楊桃萍;楊清華;徐祎;譚守林;李超洋;王勇;陳寅其;李柏瑾;雷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9/04 | 分類號: | E02B9/04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楠 |
| 地址: | 550081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站 分層 取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站分層取水的裝置,屬于水利水電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水電工程中,基于環保考慮,對引水口采用分層取水措施,引用水庫表層水發電,以防止下放深層低溫水對下游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傳統水電站進水塔順水流方向依次設置攔污柵、疊梁閘門、檢修閘門及快速閘門,攔污柵及疊梁閘門共用1臺雙向清污門機,檢修閘門采用進水口雙向門機操作,快速閘門采用單缸垂直式液壓機操作,其中,疊梁閘門為無水封的前后連通式,一般3米一節,通過水位的高度,提走或下放相應的疊梁門數量,使疊梁門頂以上水體高度大致相等,從而實現分層取水。
此種方式存在以下問題:①?疊梁閘門數量很多,對于水位變幅超過80米的庫區,疊梁閘門高度達80米以上,1扇疊梁閘門數量近30節,對于常規1臺機設置4扇攔污柵的進水塔,1臺機疊梁門節數已超過100節,疊梁門存放需設置多個門庫,且疊梁閘門僅用1臺門機操作,運行需操作多次,十分麻煩;②?疊梁閘門為無水封的前后連通式,仍有部分深層水體進入流道。所以現有技術還是不夠完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站分層取水的裝置,用一組不同高度的蝶閥替代現有的疊梁閘門,無需設置檢修閘門,進水塔寬度可減小,節省投資;由于蝶閥能動水關閉,在快速閘門運行故障時,亦能動水關閉截斷水流,為電站的安全運行增加一道保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電站分層取水的裝置,包括電站進水塔;其特征在于:電站進水塔的迎水面設有攔污柵;攔污柵的背水面設有擋水墻,擋水墻內設有一組按行列分布的壓力鋼管,壓力鋼管上設有蝶閥;擋水墻的背水面設有快速閘門。
前述裝置中,所述擋水墻內蝶閥的承壓強度由上至下遞增。
前述裝置中,所述擋水墻由上至下分為兩段,上段墻體的厚度為等厚墻,下段墻體的厚度是由上至下逐漸增厚的梯形墻。
前述裝置中,所述擋水墻內的每行蝶閥均由操作室連接,操作室兩端設有通往電站進水塔頂部的爬梯。
前述裝置中,所述壓力鋼管兩端為圓弧喇叭口。
前述裝置中,所述電站進水塔的死水位以下的壓力鋼管上設有前后兩個蝶閥,迎水面的蝶閥為檢修閥,背水面的蝶閥為工作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用高度不同的蝶閥替代現有的疊梁閘門實現真正意義的分層取水。蝶閥后無需設置檢修閘門,進水塔寬度可減小,節省投資。壓力鋼管兩端為喇叭口,水流順暢,水力學條件好。死水位以下設置兩道蝶閥,當其中一道蝶閥有故障時,無需泄水,不影響發電,關閉另一道蝶閥仍可完成檢修工作。蝶閥設有操作室,操作室兩端設置爬梯通至塔頂,可實現蝶閥的操作及檢修。蝶閥能動水關閉,在快速閘門運行故障時,亦能動水關閉截斷水流,為電站的安全運行增加一道保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圖2的B-B剖視圖;
圖4為圖2的C-C剖視圖;
圖5為圖2的D-D剖視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電站進水塔、2-攔污柵、3-擋水墻、4-蝶閥、5-快速閘門、6-操作室、7-爬梯、8-壓力鋼管、9-喇叭口、10-死水位、11-檢修閥、12-工作閥、13-等厚墻、14-梯形墻。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實施例
一種電站分層取水的裝置,如圖1-圖5所示:包括電站進水塔1;電站進水塔1的迎水面設有攔污柵2;攔污柵2的背水面設有擋水墻3,擋水墻3內設有一組按行列分布的壓力鋼管8,壓力鋼管8上設有蝶閥4;擋水墻3的背水面設有快速閘門5。擋水墻3內蝶閥4的承壓強度由上至下遞增。擋水墻3由上至下分為兩段,上段墻體的厚度為等厚墻13,下段墻體的厚度是由上至下逐漸增厚的梯形墻14。擋水墻3內的每行蝶閥4均由操作室6連接,操作室6兩端設有通往電站進水塔1頂部的爬梯7。壓力鋼管8兩端為圓弧喇叭口9。電站進水塔1的死水位10以下的壓力鋼管8上設有前后兩個蝶閥,迎水面的蝶閥為檢修閥11,背水面的蝶閥為工作閥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7662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樁基鋼筋籠混凝土保護層墊塊
- 下一篇:非航道水域可更換桿塔樁柱防撞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