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雨水收集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66434.8 | 申請日: | 2014-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433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健龍;江敏;莫丹玫;吳昊;王婧;應悅漢;潘若雷;許慧;袁璐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3B3/02 | 分類號: | E03B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慶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式 雨水 收集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雨水收集器,具體地說,是一種便攜式雨水收集器。
背景技術
目前雨水收集器的種類層出不窮,有些用于專業測量,但一般比較碩大,難以移動,在需要拆卸、移動時就顯得比較笨拙;有的收集器收集口徑面積不規范,難以準確測量降雨量;而且現在主流用于測量降雨量的收集器口徑為20厘米的圓,當降雨過少時,難以收集到用于科研所必需的雨水量;有的則難以獲取任意時段的雨水。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式雨水收集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便攜式雨水收集器,所述的雨水收集器包括收集裝置、儲水囊和支撐裝置,所述的收集裝置為倒置的四棱錐結構,所述的收集裝置的上方為正方形,側面由4塊三角形的碰擊布拼接而成,碰擊布上方的一條邊設計成布孔結構,所述的收集裝置的下方尖端處通過螺母與儲水囊連接,所述的儲水囊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上閥門和下閥門,儲水囊的上端邊緣有一個排壓管,所述的支撐裝置為四棱柱結構,由12根鋼筋組裝而成,相鄰的兩根鋼筋間通過連接器連接,所述的支撐裝置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均為正方形,所述的連接器設有三個連接軸,其中的兩個連接軸相互垂直,所述的連接軸為圓柱形,中間設有方孔。
所述的收集裝置的上方與支撐裝置的上底面相匹配。
所述的支撐裝置的側面為梯形。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上方開口較大,可以高效收集降雨量較小時的雨水量,同時在儲水囊的上下兩端設有閥門,通過調節閥門的狀態可選擇性收集任意時段的雨水。
2.本實用新型為可拆卸結構,便于運輸和移動。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雨水收集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
1.收集裝置??????11.碰擊布
2.儲水囊????????21.上閥門
22.下閥門???????23.排壓管
3.支撐裝置??????4.連接器
41.連接軸???????42.方孔。
實施例
請參看圖1和圖2,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雨水收集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的雨水收集器包括收集裝置1、儲水囊2和支撐裝置3,所述的收集裝置1為倒置的四棱錐結構,所述的收集裝置1的上方為正方形,側面由4塊三角形的碰擊布11拼接而成,碰擊布11上方的一條邊設計成布孔結構,所述的收集裝置1的下方尖端處通過螺母與儲水囊2連接,所述的儲水囊2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上閥門21和下閥門22,儲水囊2的上端邊緣有一個排壓管23,所述的支撐裝置3為四棱柱結構,由12根鋼筋組裝而成,相鄰的兩根鋼筋間通過連接器4連接,所述的支撐裝置3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均為正方形,所述的連接器4設有三個連接軸41,其中的兩個連接軸41相互垂直,所述的連接軸41為圓柱形,中間設有方孔42。
所述的收集裝置1的上方與支撐裝置3的上底面相匹配。
所述的支撐裝置3的側面為梯形。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的連接器4設有三個連接軸41,其中的兩個連接軸41相互垂直,第三個連接軸41與兩個垂直軸所成的平面成一定角度,此角度根據鋼筋長度而定。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取四根長度為1m的鋼筋穿過收集裝置1的布孔,依次撐起,并在兩兩相交處用連接器4連接,然后再取四根長度為1.5m的鋼結構按正方形連接,兩兩相交處用連接器4連接,之后取四根長度為0.8m的鋼筋將兩個正方體連接起來,最后通過螺母將儲水囊2與碰擊布11連接起來。
當降雨開始時,關閉下閥門22,打開上閥門21,當一段時間后,即關閉上閥門21,打開下閥門22接水,如此便可收集任意時段的雨水;如若降雨量過大或需測量一次總的降雨量時,將上閥門21和下閥門22都打開,在出水口接一根橡膠管,將雨水引流到一個大的容器中收集即可。在收集結束后,如果收集裝置1內壁存在沒有流下的雨水,可略加震動器壁,人為使其流下。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補充,這些改進和補充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洋大學,未經上海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6643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實驗裝置
- 下一篇:一種制冷設備故障檢測分析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