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散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65554.6 | 申請日: | 2014-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566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8 |
| 發明(設計)人: | 姜敏;聶宏偉;郭晨園 | 申請(專利權)人: | 延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20 | 分類號: | 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郭偉紅 |
| 地址: | 716000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攜式 電子 裝置 散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散熱器,特別是一種外搭使用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電子裝置的散熱結構。
背景技術
因筆記型電腦隨身攜帶且配合日漸普遍廣泛使用的無線網路系統,其已真正具有攜帶到任何地方使用的特性,且近年來筆記型電腦在相關領域工程師的共同努力下,使其具有重量輕、體積小及續航能力持久的外出攜帶使用的特性,又因無線普及化的加速,故完全符合隨時隨地的使用的要求,因此筆記型電腦又廣受大眾電腦使用族所青睞。
又由于筆記型電腦的處理速度越來越快,需要更有效率的散熱效果,但因受限于筆記本輕薄要求特性,使其散熱效果遠不及個人電腦或伺服電腦等資訊設備,又因筆記型電腦背面接近硬盤、中央處理器及電源供應器處屬于較易發熱部位,其發熱及蓄熱效應所導致的危害事件時有發生。雖然,一般筆記型電腦底部均設有散熱裝置以將內部的熱氣排出,但若長時間使用下,積聚的熱量無法快速移除,仍難免對筆記型電腦內部的晶片組造成影響,而有損壞的憂慮。
為解決筆記型電腦蓄熱問題,行業內誕生出各式材質、型式大小不一的筆記型電腦散熱座,現有技術中的散熱座的散熱原理是在散熱座上固定定位散熱風扇,通過風扇產生的氣流將筆記型電腦的熱源驅離,以達到散熱目的。
但上述結構,除散熱欠佳之外,也因體積過大不易攜帶、收納不方便及無法符合各種尺寸的筆記型電腦使用的不理想之處,且就筆記型電腦的尺寸而言,每一家所發行出廠的筆記尺寸不一,又隨著平板電腦的出現,其尺寸規格更多元化,因此,對于此類型的電子商品所使用的散熱技術尚有諸多改善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攜帶方便且散熱更好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散熱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兩側基座,在所述兩側基座相對應的一側分別形成有容設空間,且于一端設有樞結部,在至少一所述側基座的端面上組設有散熱風扇及通氣孔;
一肘結單元,設有兩相對連接而可呈伸展、收合的支桿,且所述兩支桿一端分別與所述兩側基座的樞結部連接,所述兩支桿對應樞設在一樞載座上形成連接關系。
所述側基座上設有一穿孔供所述散熱風扇連接電子裝置,以供應電力給所述散熱風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散熱器,一方面,肘結單元可因電子裝置的尺寸而調整,且經由散熱風扇能對電子裝置進行散熱,達到可配合各種電子裝置方便使用;另一方面,通過肘結單元可收合位于兩側基座,以達到方便攜帶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散熱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散熱器收合的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散熱器展開的剖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散熱器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可攜式電子裝置散熱器包括:兩側基座1,在兩側基座1相對應的一側分別形成有容設空間11,且于一端設有樞結部12,在至少一側基座1的端面上組設有散熱風扇13及通氣孔14,且側基座1上設有一穿孔15供散熱風扇13連接電子裝置3,以供應電力給散熱風扇;一肘結單元2,設有兩相對連接而可呈伸展、收合的支桿21,且兩支桿21一端分別與兩側基座1的樞結部12連接;所述兩支桿21對應樞設在一樞載座22上形成連接關系。
請一并參考圖1-4所示,在未使用時,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散熱器作為體積小、易攜帶及方便拿取的收合狀態,此時將肘結單元2的兩支桿21收靠在一起,通過以兩支桿21與側基座1的樞結部12的聯動關系而將兩側基座1臨靠收合,同時該肘結單元2則收納在兩側基座1的容設空間11內;接著,當欲使用時,將兩側基座1往外側拉伸,使肘結單元2的兩支桿21呈展開狀態,再對應所盛放的電子裝置的大小調整肘結單元2的伸展狀態,而后,將電子裝置3設在兩側基座1間的肘結單元2上,再通過側基座1端面上所設的散熱風扇13的運轉而將電子裝置3底部所產生的高溫進行吹送散熱,以讓高溫氣體經由通氣孔14而散出,形成氣體循環的散熱作用。
另外,該散熱風扇13的電力供應可為獨立連接一電池來供電,或在側基座1上設有一穿孔15,以對應供散熱風扇13連接電子裝置3,而供應電力給散熱風扇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延安大學,未經延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6555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