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低溫凍土控溫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64167.0 | 申請日: | 2014-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314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熊剛;許凱;張長元;張波;何凡;周奕;何渝泉;裴兵;張錫;王余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泰思特試驗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23/19 | 分類號: | G05D23/1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1147 重慶市渝北區臺商工業***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溫 凍土 裝置 | ||
1.一種低溫凍土控溫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左端蓋(4)、右端蓋(5)的筒體,及設于該筒體內外壁上的保溫層,在所述筒體上纏繞有可進行液氮循環流通的耐低溫軟管(7);在所述筒體側壁上設置有可監測所述筒體內凍土溫度的控溫傳感器,在所述左端蓋(4)或右端蓋(5)上設有可顯示凍土軸心處溫度的顯溫儀表(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溫凍土控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層為80mm厚的聚氨酯發泡保溫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溫凍土控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主要由數個筒體單元依次固連而成,在每個筒體單元上均設置有可進行獨立液氮循環流通的耐低溫軟管(7),且每個筒體單元上的耐低溫軟管(7)內的液氮流向方向一致;在每個筒體單元上均設置有可監測其對應筒體單元內凍土溫度的控溫傳感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低溫凍土控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包括依次固連的第一筒體(10)、第二筒體(20)、第三筒體(30),所述第一筒體(10)上的耐低溫軟管(7)兩端分別連接第一液氮進管(12)、第一液氮出管(13);所述第二筒體(20)上的耐低溫軟管(7)兩端分別連接第二液氮進管(22)、第二液氮出管(23);所述第三筒體(30)上的耐低溫軟管(7)兩端分別連接第三液氮進管(32)、第三液氮出管(33),其中,所述第一液氮出管(13)、第二液氮出管(23)、第三液氮出管(33)匯集一體排出或二次利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低溫凍土控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氮進管(12)、第二液氮進管(22)、第三液氮進管(32)連通于一自增壓液氮瓶(1)中,在該第一液氮進管(12)、第二液氮進管(22)、第三液氮進管(32)與自增壓液氮瓶之間均設置有電磁閥(2)和手動調節閥(3)。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低溫凍土控溫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液氮進管(12)所對的第一筒體(10)側壁上設有用于裝配控溫傳感器的第一控溫傳感器座(11);在所述第二液氮進管(22)所對的第二筒體(20)側壁上設有用于所述裝配控溫傳感器的第二控溫傳感器座(21);在所述第三液氮進管(32)所對的第三筒體(30)側壁上設有用于所述裝配控溫傳感器的第三控溫傳感器座(3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泰思特試驗儀器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泰思特試驗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6416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