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混凝土防滲墻與混凝土結構之間的水平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60408.4 | 申請日: | 2014-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432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肖志愿;徐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16 | 分類號: | E02B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慶紅 |
| 地址: | 550081 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凝土 防滲墻 混凝土結構 之間 水平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利水電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混凝土防滲墻與混凝土結構之間的水平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在水工建筑物設計中,常遇到因不同剛度、不同結構形式、不同的變形特征的結構之間的連接問題,其中防滲墻與混凝土結構兩個非協調變形結構縫之間的連接具有典型性。目前,防滲墻與混凝土結構的鏈接方式主要是將防滲墻與混凝土結構空間上水平錯開,在防滲墻與結構之間設連接板,形成封閉的擋水結構,結構之間設止水連接。對于空間上無法水平錯開時,由于混凝土結構的不均勻沉降,會使結構發生不協調變形,會引起防滲墻的局部應力集中而遭破壞。
為防止止水失效而導致基礎建筑物被破壞,目前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防滲墻與水工建筑物的連接結構。如公開號為CN?203222776?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攔河壩基礎防滲墻與閘壩建筑物的連接結構,包括基礎防滲墻、閘壩建筑物和河床混凝土墊層;基礎防滲墻的頂面與閘壩建筑物之間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高發泡聚乙烯板和預制混凝土槽板;在基礎防滲墻與閘壩建筑物連接處的基礎防滲墻上、下游表面之間均設置有縫隙,上游側的縫隙中部埋設“U”型銅止水,“U”型銅止水止水鼻兩側的止水片分別對應延伸至基礎防滲墻和閘壩建筑物內;止水鼻腔內設有氯丁橡膠棒,位于止水鼻上部的縫隙內充填有聚硫密封膠,位于止水鼻下部的縫隙內填裝有高壓閉孔聚氯乙烯板;在下游側的縫隙內填裝有高壓閉孔聚氯乙烯板,下游側縫隙的頂部充填有聚硫密封膠。該技術方案雖然能適應閘壩基變形,具有一較好的?止水連接可靠性。但是該技術方案的連接結構在實際應用中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1)適用面較為狹窄,主要用于閘壩底板和河床防滲墻的連接,不適用于建在非均質體上的建筑物連接;
(2)對于變形量比較大的情況,特別是在水庫蓄水和工程運行初期,采用上述結構容易出現局部應力集中而難以釋放,從而影響結構的安全性;
(3)上述技術方案只設置有一道止水,當止水由于變形問題出現破壞時,沒有任何的補救措施。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混凝土防滲墻與混凝土結構之間的水平連接結構。從而解決在水工建筑物設計中遇到因不同剛度、不同結構形式、不同的變形特征的結構之間的連接問題;克服混凝土結構因容易出現局部應力集而影響結構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一種混凝土防滲墻與混凝土結構之間的水平連接結構,包括混凝土結構及與混凝土結構連接的混凝土防滲墻,所述混凝土結構上設置有用于連接混凝土防滲墻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斷面為方形結構,在凹槽的上游壁和下游壁與混凝土防滲墻之間均設置有結構縫,所述結構縫內充填嵌縫材料,所述凹槽的上游和下游分別設置有一道止水銅片。
所述凹槽底部與混凝土防滲墻之間設置有沉降槽,在沉降槽內布置有鋼筋。
所述沉降槽內充填有瀝青。
所述混凝土結構位于沉降槽上部設置有減壓孔。
所述嵌縫材料采用瀝青杉木板或彈性材料。
所述結構縫的寬度為2cm。
所述減壓孔的直徑為15~25c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顯著優點:
(1)本實用新型適用范圍廣,不但適用于閘壩底板和河床防滲墻之間建在均質體上變形相對較小且變形較為協調的情況,也適用于建在非均質體上的建筑物,結構具有變形量較大且變形不協調的情況;
(2)本實用新型可根據不同的時期采取加熱瀝青的方式達到有效釋放應力的效果;
(4)本實用新型采取在混凝土結構和混凝土防滲墻之間充填瀝青的方式,通過瀝青作為止水材料,可確保結構間止水的可靠性。
(5)通過設置兩道銅片止水,可滿足混凝土防滲墻與混凝土結構之間因受力和地質作用而產生的不協調變形,并滿足止水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混凝土結構,2-減壓孔,3-沉降槽,4-鋼筋,5-結構縫,6-止水銅片,7-混凝土防滲墻。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6040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表孔弧門的側軌結構
- 下一篇:融雪劑物料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