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通道模擬預失真功率放大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54352.1 | 申請日: | 2014-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168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合理;張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F1/32 | 分類號: | H03F1/32;H03F3/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清華;崔春 |
| 地址: | 510663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通道 模擬 失真 功率放大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設計移動通信射頻放大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雙通道模擬預失真功率放大器。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3G、4G無線移動通信網絡的建設和2G網絡的不斷優化、提升,及通信行業“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發展趨勢,因此,無線通信行業對基站及其輔助通信系統的功率放大器提出了“多載波、高線性、高效率、低成本、小型化”的要求。目前,在通信領域大量使用Doherty放大器A1對射頻信號的效率進行增強,但是射頻信號經過Doherty放大器A1后會出現嚴重的線性失真,因此,Doherty放大器A1需要配合預失真技術才能實現高線性高效率的要求。
目前,大規模應用的預失真技術有射頻預失真技術、數字預失真(DigitalPre-DistortiON,DPD)技術和前饋技術。三種技術都能對原有功放系統的初始線性進行優化,具體為射頻預失真技術普遍能優化線性15-20dB左右,DPD技術和前饋技術都能優化線性30-35dB以上。近年來,前饋技術、模擬預失真技術和數字預失真技術等線性化技術有所發展和應用,凸顯了高線性或高效率的優勢,但這些技術的復雜性和高成本等缺陷阻礙著其在50W以下中小功率等級放大器的推廣和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中預失真技術高復雜度和高成本的問題,提供一種雙通道模擬預失真功率放大器。
一種雙通道模擬預失真功率放大器,包括:
第一預失真放大通道、第二預失真放大通道以及雙通道模擬預失真芯片,
其中,所述第一預失真放大通道包括耦合器D11、延時器T1、耦合器D21、?Doherty放大器A1以及耦合器D31;
所述耦合器D11的直通輸出端經過延時器T1與耦合器D21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所述耦合器D21的輸出端經過Doherty放大器A1與耦合器D31的輸入端連接;
所述耦合器D11的耦合輸出端與雙通道模擬預失真芯片的第一取樣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耦合器D21的第二輸入端與雙通道模擬預失真芯片的第一輸出端相連,所述耦合器D31的耦合輸出端與所述雙通道模擬預失真芯片的第一反饋信號輸入端相連;
所述第二預失真放大通道包括耦合器D12、延時器T2、耦合器D22、Doherty放大器A2以及耦合器D32;
耦合器D12的直通輸出端經過延時器T2與耦合器D22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所述耦合器D22的輸出端經過Doherty放大器A2與耦合器D32的輸入端連接;
所述耦合器D12的耦合輸出端與雙通道模擬預失真芯片的第二取樣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耦合器D22的第二輸入端與雙通道模擬預失真芯片的第二輸出端相連,所述耦合器D32的耦合輸出端與所述雙通道模擬預失真芯片的第二反饋信號輸入端相連。
本實用新型通過雙通道模擬預失真芯片、耦合器以及延時器搭建實現模擬預失真的電路,從而將模擬預失真技術和Doherty技術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以實現高線性、高效率的功率輸出。而且,雙通道模擬預失真芯片集成度高價格便宜,將第一預失真放大通道和第二預失真放大通道共同連接到雙通道模擬預失真芯片中,從而在一個雙通道預失真芯片中搭建兩天射頻功放電路,提高了應用在MIMO(Multi-input?Multi-output,多輸入多輸出)技術中功率放大器的集成度,降低了MIMO技術中搭建功率放大電路的成本,使得整個功率放大器成本低、體積小、工藝簡單、可生產性好,實現了模擬預失真技術與Doherty放大器在50W以下中小功率等級放大器的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雙通道模擬預失真功率放大器一種實施例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雙通道模擬預失真功率放大器另一實施例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雙通道模擬預失真功率放大器較佳實施例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請參閱圖1,其是本實用新型雙通道模擬預失真功率放大器一種實施例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一種雙通道模擬預失真功率放大器,包括:
第一預失真放大通道10、第二預失真放大通道20以及雙通道模擬預失真芯片30,
其中,所述第二預失真放大通道20與第一預失真放大通道10電路結構相同,在第一預失真放大通道10電路結構發生改變情況下,第二預失真放大通道20也可作出相應的改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未經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543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