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環冷熱風余熱回收利用點火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50857.0 | 申請日: | 2014-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854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薛華飛;丁長永;張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誠銘熱能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C7/00 | 分類號: | F23C7/00;F23L15/00;F27B21/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風 余熱 回收 利用 火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燒結機點火爐領域,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冷熱風余熱回收利用點火爐。
背景技術
燒結是冶金行業,特別是鋼鐵冶煉中礦石準備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影響整個冶煉工藝能耗指標的關鍵作業之一。燒結是為高爐冶煉提供“精料”的一種加工方法,其實質是將準備好的各種原料(精礦、礦粉、燃料、熔劑、返礦及含鐵生產廢料等),按一定比例經過配料,混合與制粒,得到符合要求的燒結料,燒結料經點火借助碳的燃燒和鐵礦物的氧化而產生高溫,使燒結料中的部分組份軟化和熔化,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定數量的液相,冷卻時相互粘結成塊,其過程的產品叫燒結礦。
目前大多數燒結點火爐都采用高爐煤氣為燃料,在燒結點火工藝設計方面,難點在于點火爐的工藝設計,即點火爐的收支熱量要平衡。因為低溫燒結理論指出,要實現良好的點火效果,雖然降低點火溫度,但是并不減少必要的化學反應能量,因此點火爐的輸出熱量不能少,然而燃氣消耗卻要求降低,因此必須提高燃燒率,火焰更短,并要求減少熱損失,而現有的燒結點火爐余熱利用低浪費燃料。
點火爐設計技術中爐頂內高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性技術參數。它決定于燒嘴的火焰長度。燒嘴的火焰長度又決定于燃氣的性質和空、煤氣的混勻程度。一般情況下,天然氣的火焰短于焦爐煤氣,焦爐煤氣短于高爐煤氣。燃氣性質確定后,決定于空、煤氣混勻程度,混勻程度越好,火焰越短。反之,越長。點火爐頂內高度的確定,基本依據燒嘴火焰長度確定,當然越低越好。但如果過低,一部分煤氣來不及燃燒,進入料層內,被抽走了,成煤氣浪費和點火溫度降低。另一部分未燃燒的氣體撞擊料面后,返回爐內,在爐內二次燃燒,這部分燃燒的氣體所產生的熱量不但不對點火功能起作用,反而會使爐頂溫度升高,從而嚴重危害點火爐的壽命,所以怎么解決空氣與煤氣的均勻充分混合式點火爐行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回收點火爐余熱,并對燃氣和空氣進行充分混合的點火爐。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環冷熱風余熱回收利用點火爐,包括點火爐,還包括送風管、連接管道、空氣管道、增壓泵、除塵器、鼓風機和余熱回收裝置,所述鼓風機豎直設置在水平面上,除塵器通過管道與鼓風機連接,所述連接管道分別與除塵器和增壓泵連接,所述送風管一端與增壓泵連接,另一端連接在點火爐上,余熱回收裝置通過空氣管道與送風管連接在一起。
優選的,所述余熱回收裝置包括保溫罩,保溫罩與空氣管道連接,所述保溫罩與點火爐連接面上設有設有風機,風機將點火爐內的余熱抽到保溫罩內。
優選的,所述增壓泵設置有兩組。
優選的,所述管道和送風管上設有波紋補償器。
優選的,所述波紋補償器為不銹鋼材質的。
優選的,所述保溫罩的頂部為四棱錐形,空氣管道連接在所述四棱錐的錐頂。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環冷熱風余熱回收利用點火爐,在原有的點火爐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增加了增壓泵和鼓風機等空氣補償裝置,將空氣加壓到點火爐內與煤氣充分的混合,是煤氣充分燃燒,增加燃燒效率。同時,增加了余熱回收裝置,將點火爐內的余熱吸進保溫罩內,在對保溫罩內充入高壓空氣,當點火爐再次點火時再回流進點火爐內,增加了熱量的利用效率,減少了原有粗放型的點火爐燒結方式。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出簡要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中點火爐和余熱回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俯視圖;
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點火爐;2、余熱回收裝置;21、保溫罩;3、增壓泵;4、鼓風機;41、除塵器;42、連接管道;43、送風管;44、空氣管道;45、波紋補償器;5、煤氣總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誠銘熱能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誠銘熱能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508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