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污染外周血管內置導管助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48761.0 | 申請日: | 2014-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752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普益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25/08 | 分類號: | A61M25/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郭春遠 |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染 血管 內置 導管 助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臨床醫學外周血管導管安裝輔助裝置,,尤其是防污染外周血管內置導管助推裝置。
背景技術
當人體主動脈發生諸如動脈瘤、夾層動脈瘤和主動脈狹窄等病變時,傳統手術方法采用開放式的人工血管縫合植入方法。但這種手術對病人造成的創傷大,大大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同時手術耗費時間長、費用高。從90年代起,微創介入技術在腔內隔絕術中得到不斷發展,與傳統血管修復和重建手術方法相比,微創介入技術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和死亡率低等優點。
現有技術中,病人在手術之前需要在外周血管內置導管,導管分單腔和多腔、導管長度一般在50CM上下,以方便在手術過程中及時往血管中輸入藥物、并通過多腔管同時對人的心臟進行監測,術后此管可在人體血管中保留30天以上,以保持對病人的輸液和監測。通常使用的外周導管在送入病人血管時,要靠醫生用帶手套的手指攝住導管送入血管。這樣操作的缺點是導管極易被污染,其原因是導管太長,有的長達80CM,而且因管內有導絲,也會因導絲彈性在送導管時更容易使導管擺動,這樣,盡管導管從包裝內取出時是無菌的,在操作時也會碰到周圍的物體而被污染。如此以來在醫生為患者實施置管中增加了難度、特別是因不小心將被污染的導管送入血管后會病人帶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煩。致使相關臨床醫療活動承擔著極大的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污染外周血管內置導管助推裝置,在置管時所有沒置入血管內的導管部分都在助推管內,無論醫生怎樣操作導管都不會被污染,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實現:包括護套、夾子、按鍵、夾箍、彈性軟管、鎖緊帽、導管座和助推管;彈性軟管前端口外部安裝夾箍,夾子尾端與彈性軟管前端口連接,并在連接處外套接夾箍,夾子前端口外套接護套,護套前端封閉,在夾子中部外壁安裝按鍵,在彈性軟管后端安裝助架,助架尾部外緣連接助推管,助推管內腔安裝有導管座,導管座上同軸連接鎖緊帽,鎖緊帽外緣放置于助推管內壁,鎖緊帽中部軸向開孔,同時,彈性軟管、鎖緊帽、導管座和助推管軸向中孔連通。
尤其是,助架呈剛性,助架下側與助推管中部或尾部固定卡接,即助架上、下側均有卡槽。
尤其是,在助推管內腔中鎖緊帽外側安裝芯座,芯座外緣頂緊助推管內壁,助推管中部軸向開孔。
尤其是,夾子內腔中置入膠管,膠管后端嵌入并貼緊夾子內腔后部的內壁,膠管前段外緣開環形槽,該環形槽外側正對按鍵的內壁突出部。
尤其是,夾子沿軸中部局部分離成二部分并具有錯開縫,分上夾,下二部分,在脫離夾箍后可以分離,在夾子中部中部垂直于前述錯開縫方向開孔并穿插安裝按鍵,按鍵外端突出于夾子外壁,按鍵內端面開口槽。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效果:置管前所有的導管都在防污染導管助推器內,在在置管時所有沒置入血管內的導管部分都在助推管內,避免操作導管而發生的污染,而且通過助推器的使用還能節約置管時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控制性好,能夠有效的控制定位精度,提高了臨床工作效率,且不會對被修復和重建的血管造成損傷,避免了因導管污染而導致患者感染的風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軸向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應用時工作示意圖。
圖5為本圖4的俯視示意圖。
附圖標記包括:護套1、夾子2、按鍵3、夾箍4、彈性軟管5、助架6、鎖緊帽7、導管座8、芯座9、助推管10、導管11、膠管12、護耳13、撕裂管14、撕裂管座15。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原理在于,置管前所有的導管都處在防污染導管助推器內,在置管過程中,時所有沒置入血管內的導管部分都在助推管內,避免操作導管而發生污染,而且通過助推器的使用還能節約置管時間。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包括:護套1、夾子2、按鍵3、夾箍4、彈性軟管5、鎖緊帽7、導管座8和助推管10。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普益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普益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487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進的經皮氣管切開術擴張鉗
- 下一篇:呼吸機水箱及其導熱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