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壓腳墊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38042.0 | 申請日: | 2014-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046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明(設計)人: | 顧正;漆建中;武正旭;溫萬星;岑忠孝;李文峰;劉露;曹亮;姚偉;謝卓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共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2 | 分類號: | B23P19/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海大道1019號南山醫療器械產業園B11***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腳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子產品壓腳墊機生產設備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自動壓腳墊機。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壓腳墊機在對電子產品的腳墊進行壓合的工序過程中,一般通過人工用手把腳墊壓入電子產品中,如果電子產品的腳墊多,就會導致整個壓合工序的勞動強度大,致使生產效率低下,并且,由于是人工直接將腳墊壓入電子產品中,在壓合過程中不能很好控制壓合時的壓力,這樣,在壓合過程中還會出現由于壓力不夠而未壓合好,或者,由于壓力過大而損壞產品的情況,因此,腳墊的壓入效果以及產品的質量很難保證一致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動壓腳墊機,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由于采用人工直接將腳墊壓入電子產品中而導致的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下、腳墊的壓入效果以及產品的質量很難保證一致性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壓腳墊機的技術方案是,其包括用于壓合電子產品腳墊的壓合機構、用于傳送電子產品腳墊的傳送機構、用于控制所述壓合機構及所述傳送機構動作的電子控制模塊,所述壓合機構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壓合板及用于驅動所述壓合板上升或下壓的驅動部件,所述支架上設有用于引導所述壓合板上升或下壓的導向桿,所述導向桿分別通過關節軸承與所述壓合板連接,所述關節軸承上套設有用于驅使所述關節軸承恢復豎直狀態的平衡壓簧。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部件為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通過一關節軸承與所述壓合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導向桿設為四個,四個所述導向桿成矩形分布于所述壓合板的周緣處。
進一步地,所述關節軸承包括具有球面凹腔的球頭部及與所述球頭部一體連接的直桿部,所述活塞桿及所述導向桿分別插設于所述球面凹腔中,所述平衡壓簧套設于所述直桿部上,所述直桿部與所述壓合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支架由前板、后板、左板、右板、上板及下板圍合而成,所述左板及所述右板呈倒“L”形設置,所述氣缸支撐于所述上板及所述下板之間,所述導向桿穿設于所述下板上,所述活塞桿及所述導向桿朝下貫穿所述下板并與位于所述下板下方的所述壓合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導向桿套設有導向套,所述導向套穿設于所述下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傳送結構包括電機、與所述電機輸出軸連接的滾花主動軸、由所述滾花主動軸帶動的傳送帶、由所述傳送帶帶動的從動軸,所述滾花主動軸及所述從動軸相對設置于所述傳送帶的兩側,所述傳送帶下方設有用于支撐電子產品的壓合支撐板,所述滾花主動軸及所述滾花從動軸分別支撐于前墻板及后墻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前墻板與所述后墻板一端上相對設置有軸承孔,另一端上相對開設有滑槽,所述滾花主動軸兩端分別插設于所述軸承孔中,所述從動軸兩端分別套設有張緊調節塊,所述張緊調節塊滑動設于所述滑槽中。
進一步地,所述張緊調節塊設有萬向軸承,所述從動軸支撐于所述萬向軸承中,所述張緊調節塊設有用于調節所述張緊調節塊于所述滑槽中位置的調節螺絲。
進一步地,所述電子控制模塊包括方向轉換開關、第一紅外傳感器、第二紅外傳感器、第一繼電器、時間延時器及第二繼電器,所述第一紅外傳感器和第二紅外傳感器分別與所述方向轉換開關以及所述第一繼電器的線圈電性連?接,所述第一繼電器的常開觸點與所述時間延時器的線圈電性連接,所述時間延時器的常開觸點與所述第二繼電器的線圈電性連接,所述第二繼電器的線圈與所述電機電性連接,所述氣缸設有用于控制所述氣缸動作的電磁閥,所述第二繼電器的常開觸點與所述電磁閥電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相比較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
首先,傳送機構將電子產品腳墊傳送到壓合板下方,接著,驅動部件在電子控制模塊的控制下,驅使壓合板做下壓運動,導向桿隨著壓合板于支架上做下壓運動,其保證了壓合板下壓運動的正常進行,導向桿分別通過關節軸承與壓合板連接,關節軸承上套設有平衡壓簧,這樣,當腳墊上端面為平面時,壓合板將保持平整下壓腳墊,此時,各關節軸承上的受力一致,平衡壓簧的形變也一致;當腳墊上端面為傾斜面時,壓合板下壓腳墊時,壓合板貼合與腳墊上端面,也呈傾斜狀態,此時,各導向桿的行程也不一樣,各關節軸承受力不一樣,為了使得壓合板對于腳墊的下壓作用力更為的均勻,將通過不同的平衡壓簧的彈力來擬補,即各平衡壓簧的形變不一樣;在壓合板結束下壓動作而上升時,在平衡壓簧恢復原狀的彈力作用下,關節軸承恢復豎直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共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共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380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