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包括余熱利用的活性炭熱解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36661.6 | 申請日: | 2014-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031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旭華;葉恒棣;李勇;劉昌齊;鈕心潔;陳紅;顏學宏;黃伏根;魏進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中冶長天節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0/34 | 分類號: | B01J20/34;B01J20/20;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暉;劉明芳 |
| 地址: | 410007***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括 余熱 利用 活性炭 解析 裝置 | ||
1.一種活性炭熱解析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活性炭解析塔(1),該解析塔(1)具有:上部的加熱區(2)和下部的冷卻區(3),位于塔頂的用于輸入待再生活性炭的進口和位于塔底的輸出再生的活性炭的出口;
位于解析塔(1)的加熱氣路上游的加熱爐(6);
位于加熱爐(6)的氣路上游的熱風循環風機(4);
助燃風機(5),它的出風口經由第五管路(L5)連通到加熱爐(6)的燃燒室的進風口;
為解吸塔加熱區(2)輸入加熱氣體的第一管路(L1),它的前端連接到加熱爐(6)的尾端出風口以及它的末端連接到加熱區(2)的加熱氣體進口;
輸送外排熱風(G1’)的第二管路(L2),其中熱風循環風機(4)位于第二管路(L2)的前段與后段之間,并且該第二管路(L2)的前段的前端連接到加熱區(2)的加熱氣體出口,而第二管路(L2)的后段的后端連接到加熱爐(6)尾部的溫度調節區;
為冷卻區(3)輸入常溫空氣的冷卻風機(8),該風機的出風口經由第三管路(L3)連接到冷卻區(3)的冷卻風進口;
向解析塔的上部通入氮氣的氮氣管路(L11)和位于氮氣管路(L11)中的氮氣換熱器(100);
用于從冷卻區(3)中排出冷卻風(G2’)的第四管路(L4),它(L4)的前端連接到冷卻區(3)的出風口,其中從該第四管路(L4)的后端分出了一個或多個歧管并且這些歧管分別通往整個脫硫、脫硝裝置中所設置的原煙氣擋板、凈煙氣擋板和/或旁路擋板,以及,任選地,該第四管路(L4)的后端分別連接到氮氣換熱器(100)的加熱介質通道的入口或廢水蒸發器(110)的加熱氣體進口,或者其中該第四管路(L4)的后端分成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且這兩個支路分別連接到氮氣換熱器(100)的加熱介質通道的入口和廢水蒸發器(110)的加熱氣體進口,該廢水蒸發器(110)具有廢水輸入管(L14)和位于廢水蒸發器內部的廢水噴頭;
煤氣輸送管路(L6),它的前端連接到煤氣管路或煤氣貯罐(7),而它的后端連接到加熱爐(6)的燃燒室的燃料進口;和
從解吸塔的加熱區和冷卻區之間的中間區段中所引出的SO2濃縮氣體引出管(L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熱解析裝置,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
從第四管路(L4)上分出的第三支路即第五管路(L5),該管路(L5)的后端連接到助燃風機(5)的進風口;和/或
用于將氮氣通入解析塔的下部的第二氮氣輸入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炭熱解析裝置,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
從第二管路(L2)的前段分出的第七管路(L7),后者(L7)用于外排熱風(9)或該第七管路(L7)的后端分別連接到氮氣換熱器(100)的加熱介質通道的入口或廢水蒸發器(110)的加熱氣?體進口,或者該第七管路(L7)的后端分成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且這兩個支路分別連接到氮氣換熱器(100)的加熱介質通道的入口和廢水蒸發器(110)的加熱氣體進口;或
位于煤氣輸送管路(L6)的前段與后段之間的用于預熱煤氣的煤氣換熱器(11)和從第二管路(L2)的前段分出的第七管路(L7),該第七管路(L7)連接到煤氣換熱器(11)的加熱介質通道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中冶長天節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湖南中冶長天節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3666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植物類中藥材超微粉體的加工工藝
- 下一篇:一種廢橡膠粉碎裝置磨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