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型人體運動發電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36556.2 | 申請日: | 2014-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340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汪偉;貝紹軼;趙景波;汪永志;張蘭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2J7/32 | 分類號: | H02J7/32;H02K35/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陳曉君 |
| 地址: | 21300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型 人體 運動 電器 | ||
1.一種微型人體運動發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個發電單元(1)、整流電路(2)、穩壓電路(3)、儲能裝置(4)以及用于放置前述各部件的外殼,n≥3;
發電單元(1)包括基體管(11)、m+1個彈簧(12)、m個磁性組件(13)以及線圈(14),m≥2;基體管(11)是具有軸向內腔的密閉管;彈簧(12)和磁性組件(13)間隔連接從而m+1個彈簧(12)和m個磁性組件(13)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成一個整體件,所有彈簧(12)和磁性組件(13)設置在基體管(11)的軸向內腔內,位于頭尾兩側的2個彈簧(12)的外端與基體管(11)軸向兩端的內壁固定連接,且磁性組件(13)與基體管(11)的內壁之間間隙配合;線圈(14)纏繞在基體管(11)的外側,線圈(14)具有兩個接線端;
所有發電單元(1)呈輻射狀的星型分布、固定設置在外殼內,所有發電單元(1)的軸線交于一點,且每個發電單元(1)的圓心角相等;
所有發電單元(1)由其接線端通過整流電路(2)、穩壓電路(3)與儲能裝置(4)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人體運動發電器,其特征在于:發電單元(1)的磁性組件(13)包括鉛塊(13-1)和固定連接在鉛塊(13-1)上的磁體(13-2),鉛塊(13-1)和磁體(13-2)均呈柱形,鉛塊(13-1)和磁體(13-2)通過膠水軸向連接在一起;磁體(13-2)采用釹鐵錋材料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人體運動發電器,其特征在于:發電單元(1)的基體管(11)是采用PVC材料制成的圓形密閉管,基體管(11)的軸向內腔的橫截面呈圓形;彈簧(12)的外徑與基體管(11)的軸向內腔的大小對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人體運動發電器,其特征在于:發電單元(1)的線圈(14)的兩個接線端分別是a端和b端;
整流電路(2)包括2n+2個整流二極管(21)及相應的連接線纜,整流二極管(21)分成n+1組每組2個,每組整流二極管(21)包括第一整流二極管(21-a)和第二整流二極管(21-b);n個發電單元(1)的接線端a端連接在一起后與第一組整流二極管(21)中的第一整流二極管(21-a)的陽極相連,n個發電單元(1)的接線端a端連接在一起后還與第一組整流二極管(21)中的第二整流二極管(21-b)的陰極相連;剩余的n組整流二極管(21)分別對應各1個發電單元(1),每個發電單元(1)的接線端b端分別與對應組整流二極管(21)中的第一整流二極管(21-a)的陽極相連,每個發電單元(1)的接線端(b)端還分別與對應組整流二極管(21)中的第二整流二極管(21-b)的陽極相連,所有組整流二極管(21)的第一整流二極管(21-a)的陰極連接在一起形成第一連接端(c),所有組整流二極管(21)的第二整流二極管(21-b)的陽極連接在一起形成第二連接端(d)。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人體運動發電器,其特征在于:穩壓電路(3)包括旁路電容(31)及相應的連接線纜,旁路電容(31)的兩端通過連接線纜連接在第一連接端(c)和第二連接端(d)之間;儲能裝置(4)的兩端通過連接線纜連接在第一連接端(c)和第二連接端(d)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微型人體運動發電器,其特征在于:儲能裝置(4)采用鋰電池或者超級電容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理工學院,未經江蘇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3655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風力發電機的恒壓輸出控制裝置
- 下一篇:一種帶有報警功能的手機充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