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塘堰渠雙筒水閘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36469.7 | 申請日: | 2014-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661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15 |
| 發明(設計)人: | 肖朝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墊江縣水利水電建設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7/38 | 分類號: | E02B7/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830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塘堰 雙筒 水閘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閘,尤其涉及一種塘堰渠雙筒水閘。
背景技術
目前,塘堰渠水庫的排水設備一般在堤壩的一角設置龍洞放水,即在堤壩的迎水面從水底到堤壩的上表面成45度角修一個斜面水槽,水槽的上表面修成梯步,在每塊梯步表面中央鉆一個直徑約20cm的孔,?儲水時將每步梯面上的孔用木塞或水泥封住,放水時將木塞或水泥從上向下逐一打開,這樣一是麻煩,二是孔口容易被垃圾堵住,三是魚容易從孔口逃走。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塘堰渠雙筒水閘,且為塘堰渠排水或儲水時,省時省力,方便靈活,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快捷。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塘堰渠雙筒水閘,包括扳手柄、固定板、頂帽、外筒、內筒、內筒孔、外筒孔和出水管。所述外筒的內徑等于的內筒的外徑,外筒的內壁與內筒的外壁貼合,外筒前表面上的外筒孔的行數和每行的孔數與內筒前表面上的內筒孔的行數和每行的孔數對稱設置,內筒置于外筒內,內筒的上表面外徑等于外筒的外徑,外筒的下口緣與出水管的上口緣連接,外筒的左右兩邊縱向各固定一塊對稱設置固定板,以將水閘上的固定板縱向固定在堤壩的左右角某個適當的地方。所述頂帽的下口緣固定在內筒的上表面中央,頂帽腰間左右各對稱設置一內徑約大于扳手柄外徑的孔,將扳手柄的左段從右向左置入頂帽腰間的右孔和左孔內,手握扳手柄的右段順時針或反時針搬動,以達到儲水或排水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塘堰渠雙筒水閘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扳手柄;2為固定板;3為頂帽;4為外筒;5為內筒;6為內筒孔;7為外筒孔;8為出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塘堰渠雙筒水閘,包括扳手柄1、固定板2、頂帽3、外筒4、內筒5、內筒孔6、外筒孔7和出水管8;所述外筒4的內徑等于的內筒5的外徑,外筒4的外壁與內筒5的外壁貼合,外筒4前表面上的外筒孔7的行數和每行的孔數與內筒5前表面上的內筒孔6的行數和每行的孔數對稱設置,孔的大小為一目,孔與孔及行與行的間距約大于一目,內筒5置于外筒4內,外筒4上的外筒孔7和內筒5的內筒孔6的大小與其孔的行數和孔的個數根據塘堰渠容水量而定,內筒5下不封口上封口,內筒5的上邊緣外徑等于外筒4的外徑,外筒4的下口緣與出水管(直角彎管)8的上口緣連接,外筒4的左右兩邊縱向各固定一塊對稱設置固定板2,以將塘堰渠雙筒水閘縱向固定在堤壩的左右角某個適當的地方(外筒4的上邊緣需高出塘堰渠魚塘標準水位20至30cm);所述頂帽3的下口緣固定在內筒5的上表面中央,頂帽3腰間左右各對稱設置一內徑約大于扳手柄1外徑的孔,需要放水,將扳手柄1的左段從右向左置入固定于內筒5上表面中央的頂帽3腰間的右孔和左孔內,手握扳手柄1的右段順時針或反時針搬動,當內筒5前面的內筒孔6與外筒4前面的外筒孔7逐漸重合時,放水量逐漸由小變大,內筒孔6和外筒孔7完全重合時,放水量最大,流入內筒5的水經出水管8排出,需要儲水時,又順時針或反時針搬動固定,將塘堰渠雙筒水閘兩邊對稱設置的固定板2縱向置于堤壩適當的位置,帶孔面迎水,出水管8的出水口與帶孔面方向相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墊江縣水利水電建設公司,未經重慶市墊江縣水利水電建設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3646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浮板結構
- 下一篇:一種壩基廊道連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