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泥水氣壓平衡盾構機潛水換刀作業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35864.3 | 申請日: | 2014-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271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施瑾偉;吳忠善;鞠義成;楊釗;楊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08 | 分類號: | E21D9/08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鴻 |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泥水 氣壓 平衡 盾構 潛水 作業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盾構隧道施工技術領域,具體地指一種泥水氣壓平衡盾構機潛水換刀作業系統。
背景技術
帶壓換刀作業是盾構隧道施工中解決刀具磨損問題的主要手段。采用帶壓換刀作業,通常需要將泥水艙內的部分泥漿置換為壓縮空氣,利用氣壓對隧道開挖面進行支護,作業人員在壓縮空氣中作業,這種方法風險性較高,若操作不當將有可能導致隧道開挖面塌方等事故。對于不良的地質條件,往往無法實現壓縮空氣支護隧道開挖面下的帶壓換刀作業,這種情況下則需要對地層進行加固以實現常壓換刀作業,但是這將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及資金。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泥水氣壓平衡盾構機潛水換刀作業系統,可以在無法實現壓縮空氣支護隧道開挖面的情況下,無需進行地層加固進行換刀作業施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泥水氣壓平衡盾構機潛水換刀作業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設置在盾構機內的帶壓作業人閘、氣墊艙和泥水艙,所述帶壓作業人閘的前部設置有入口,所述帶壓作業人閘的后部設置有出口,所述帶壓作業人閘通過出口與所述氣墊艙相通,所述氣墊艙設有聯通門,作業人員通過所述聯通門從所述氣墊艙進入所述泥水艙內作業;所述帶壓作業人閘內具有作業人員工作時所需要的壓力,所述泥水艙內充滿泥漿,所述氣墊艙內的泥漿液位位于所述聯通門之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泥水氣壓平衡盾構機潛水換刀作業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設置于所述聯通門上方。
本實用新型無需將盾構泥水艙內的部分泥漿置換為壓縮空氣,降低了在換刀作業時作業人員在壓縮空氣中作業帶來的風險;同時無需進行耗時費力的地層加固以實現在常壓下進行換刀作業,可以實現任何地質條件下的泥水氣壓平衡盾構換刀作業。
本實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安全可靠性和使用的經濟性,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參考圖1,本實施例的一種泥水氣壓平衡盾構機潛水換刀作業系統,它包括依次設置在盾構機內的帶壓作業人閘3、氣墊艙2和泥水艙1,帶壓作業人閘3的前部設置有入口3.1,帶壓作業人閘3的后部設置有出口3.2,帶壓作業人閘3通過出口3.2與氣墊艙2相通,氣墊艙2的設有聯通門4,作業人員通過聯通門4從氣墊艙2進入泥水艙1內作業;帶壓作業人閘3內具有作業人員工作時所需要的壓力,泥水艙1內充滿泥漿,氣墊艙2內的泥漿液位位于聯通門4之上。
本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法為:
a、平衡泥水艙1與氣墊艙2內壓力,使得氣墊艙2內泥漿液位超過泥水艙1與氣墊艙2之間的聯通門4,若氣墊艙2內泥漿液位低于聯通門4,打開聯通門4之后,泥水艙2的泥漿會泄露導致艙內壓力下降,泥水艙2內的泥漿是支護隧道開挖面的,將氣墊艙2內泥漿液位高于聯通門4,使泥水艙1與氣墊艙2的壓力處于平衡狀態,打開聯通門4之后不會造成泥水艙1內泥漿泄露造成壓力下降;
b、作業人員穿好潛水裝備后進入帶壓作業人閘3內加壓,直到帶壓作業人閘3內壓力與氣墊艙2壓力平衡;
c、作業人員進入氣墊艙2內開始潛水,打開氣墊艙2與泥水艙1的聯通門4之后,作業人員進入泥水艙1內潛水,進行換刀作業;
d、泥水艙1內一次作業結束后,根據所選潛水技術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減壓程序:若采用壓縮空氣潛水技術,作業人員在作業結束后進入帶壓作業人閘3內減壓;若采用飽和潛水技術,作業人員將返回生活艙內繼續高壓環境生活直到全部作業結束后進行減壓。
本實施例中的出口3.2需設置與聯通門4上方。
與傳統的泥水氣壓平衡盾構換刀作業方法相比,本實用新型無需將盾構泥水艙1內的部分泥漿置換為壓縮空氣,降低了在換刀作業時作業人員在壓縮空氣中作業帶來的風險;同時無需進行耗時費力的地層加固以實現在常壓下進行換刀作業,可以實現任何地質條件下的泥水氣壓平衡盾構換刀作業。
本實施例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安全可靠性和使用的經濟性,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358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隧道出洞超前支護系統
- 下一篇:多功能注蒸汽熱采三維物理模擬實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