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集成度超短波電臺收發前端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35256.2 | 申請日: | 2014-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907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勝;趙建宏;何寧;鄭翔;史慧榮;余擎陽;朱祖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航天通信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40 | 分類號: | H04B1/4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辜強 |
| 地址: | 610052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成度 超短波 電臺 收發 前端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超短波電臺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高集成度超短波電臺收發前端模塊。
背景技術
在超短波電臺中,收發前端的作用分為接收和發射兩部分。接收時,將從天線上接收到的頻段內的射頻信號,經過低噪放處理后,通過電調濾波后,分別與第一本振信號和第二本振信號兩次混頻后下變頻到第二中頻頻率信號,經過二中信號自動增益控制(AGC)后送與調制解調板做解調處理;發射時,將調制解調板送來的中頻調制信號,分別與第一本振和第二本振信號混頻,將發射信號上變頻到發射頻率點,經過發射信號自動增益控制后送與功放模塊。
常規超短波電臺收發前端模塊,通常是由兩個模塊組成,接收通道作為一個模塊,用來完成對接收射頻信號的放大、濾波、下變頻、自動增益控制等,同時也負責對發射信號的濾波、放大、增益控制等;頻率綜合部分作為一個模塊,為接收通道提供本振信號,將中頻信號上變頻到發射頻率上等功能。
常規超短波電臺收發前端模塊,接收通道和發射通道的AGC方式,通常是將射頻信號經檢波器,轉換成反映信號幅度包絡的低頻電壓,經RC低通濾波器后,輸出反映信號幅度變化趨勢的直流緩變電壓,控制壓控衰減器,以達到控制輸出射頻信號電平的目的,既模擬AGC方案,如圖1、圖2所示,其接收通道中,為了滿足接收信號的大動態范圍,在射頻接收端通常還有一級AGC控制,主要是抑制大信號,防止后級電路中信號出現飽和失真。模擬AGC方案中,為保證信號質量,RC時間常數一般比較大,AGC穩定時間通常超過100ms。常規的模擬話音通信電臺,這個延遲時間能保證電臺間正常通話功能。對于定頻數傳通信電臺,電臺間通信是以短暫的數據包方式進行,在通信時隙內,最短的數據包時間長度只有不到10ms,為保證調制解調模塊正常解調,中頻信號幅度至少要能在小于500μs時間內達到穩定狀態,如果采用常規的AGC控制方式,則由于自動電平控制不能及時響應,易導致接收通道內放大器工作在過飽和的非線性狀態,而等到自動控制電平開始響應后,信號已經結束,導致整包信號都在失真狀態;而對于長包信號,會導致在一包信號的中間部分退出飽和,同樣導致信號失真,影響中頻信號的解調。若把RC濾波器中的C值設定的較小,AGC響應速度較快,但會導致信號的檢波電壓波動較大,使通道增益發生波動,導致信號幅度發生波動,惡化信號的誤差向量幅度(EVM),使中頻信號無法解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高集成度超短波電臺收發前端模塊,解決現有超短波電臺收發前端模塊適用范圍較窄,尤其當用在定頻數傳通信電臺上時,易導致信號失真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高集成度超短波電臺收發前端模塊,包括電源單元、數字控制單元、晶振單元、頻綜單元、前發單元、射頻接收單元、電調濾波單元,混頻單元和二中AGC單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射頻接收單元、二中AGC單元和前發單元的模擬AGC通路上增設數字AGC通路。
優選的,所述數字AGC通路包括單片機和DA芯片,所述單片機的GPIO口與DA芯片連接,該DA芯片的一個輸出口連接電調濾波單元的電壓控制端口、另一個輸出口通過一個PTT信號控制開關分別連接射頻接收單元的AGC控制端口和前發單元的AGC控制端口,所述單片機兩個DA輸出口分別連接二中AGC單元的兩級電壓控制端口,所述射頻接收單元和前發單元的檢波電壓輸出口連接至單片機的一個AD輸入通道,所述二中AGC單元的檢波電壓輸出口連接單片機的另一個AD輸入通道。
優選的,所述數字AGC通路包括四個模/數AGC選擇開關,一個設在射頻接收單元,兩個設在二中AGC單元,最后一個設在前發單元。
優選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片機的型號為C8051F12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收發前端模塊將傳統的雙模塊功能集成于單模塊內,既滿足了體積,重量的要求,又滿足指標要求;同時在傳統模擬AGC方案的基礎上增加數字AGC方案,使得本模塊可以更好的適用于短波通信,在數字AGC控制方式下,前發信號幅度能在30μs內穩定,接收信號幅度能在200μs內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采用模擬AGC方案的超短波電臺收發前端模塊的接收通道的電路圖;
圖2為傳統采用模擬AGC方案的超短波電臺收發前端模塊的發射通道的電路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收發前端模塊內部正反面布局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航天通信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航天通信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3525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