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連續沉淀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31718.3 | 申請日: | 2014-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202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龐國耀;莊衛東;尹艷萍;王忠;孫學義;盧世剛;黃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F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麗華 |
| 地址: | 10008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續 沉淀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相沉淀反應釜,尤其是一種用于制備球形固體粉末的酸堿溶液中和沉淀的連續反應釜。
背景技術
制備固體粉末的反應釜是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沉淀物的器具,所生成的沉淀物經過濾、洗滌和干燥制備成固體粉末。反應釜是化工領域最常用到的設備之一,一般包括釜體和攪拌裝置,釜體上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現有的類似反應釜存在以下若干缺點:(1)反應釜僅有單層攪拌葉,攪拌效果差,易形成濃度梯度;(2)從宏觀上看,物料主要處于圍繞攪拌軸作旋轉運動,假如物料從上部加入,物料在反應釜內停留不一致,假如物料從溶液內部加入,進料口易發生堵塞(3)反應釜未經特殊設計,內部流場紊亂度低,制備的沉淀物球形度差。以上缺點造成沉淀物元素分布均勻性差,最終導致產品質量穩定性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續沉淀反應釜,其可以克服已有制備固體粉末的反應釜在結構上存在的缺點,可以有效降低物料在反應釜中的濃度梯度,提高沉淀物球形度,使物料在反應釜中的停留時間趨于一致。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設計方案:
一種連續沉淀反應釜,包括一帶有出料口的圓柱形反應釜釜體,釜體的頂部設有釜蓋,釜底為圓弧形;
所述的釜體為夾套結構,釜體外圍帶有一加熱套,該加熱套上配套有加熱套入水口和加熱套出水口;
帶有一個導流筒,該導流筒中有一組折流板,導流筒與所述的釜蓋為一體式,固接在釜蓋的下方且位于釜體內的上部區域;
所述的釜蓋上設一組進料口,各進料口的出口朝向導流筒內部區;
在導流筒的底部設有上層折葉槳;釜內側壁設有一組反應釜折流板,在釜體內設有下層折葉槳,該下層折葉槳所設位置與一組反應釜折流板的底部平齊。
所述連續沉淀反應釜中,所述反應釜釜體的圓弧形底部的圓弧半徑大于反應釜釜體橫截面的半徑,圓弧形弧度小于180°。
所述連續沉淀反應釜中,所述的反應釜釜體與釜蓋采用法蘭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連續沉淀反應釜中,還至少具有下列特征中的一種:
1)所述的導流筒長度為反應釜釜體長度的40~60%;
2)所述的導流筒內徑為反應釜內徑的30?~?50%;
3)所述的導流筒內折流板數量為2~8個,各折流板的平面與導流筒壁切向垂直,且折流板平均分布在導流筒內壁。
作為優選,所述連續沉淀反應釜中,還至少具有下列特征中的一種:
1)所述位于導流筒底部的上層折葉槳槳葉數為2~10葉,上層折葉槳槳葉側邊與中心軸的徑向夾角∠α=130~160°;
2)所述位于反應釜底部的下層折葉槳槳葉數為2~10葉,下層折葉槳槳葉側邊與中心軸的徑向夾角∠β=30~60°。
作為優選,所述連續沉淀反應釜中,所述的上層折葉槳和下層折葉槳的間距為反應釜高度的25%~75%
作為優選,所述反應釜內折流板數量為2~8個,各折流板的平面與反應釜壁切向垂直,且折流板平均分布在反應釜內壁。
作為優選,所述釜體的材質為碳錳鋼、不銹鋼、鋯、鎳基(哈氏、蒙乃爾、因康鎳)合金及其它復合材料;其中,所述的不銹鋼板材質為國標0Cr18Ni9不銹鋼,或為美標304不銹鋼。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在連續沉淀反應釜中,反應用物料混合分散好、均勻性強、對流力度強;
2、利用本連續沉淀反應釜制備的沉淀物元素晶核生長有序,物料宏觀平均停留時間趨于一致;
3、反應釜中,共沉淀性好,易形成均勻性強的產物。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反應釜釜體剖視圖。
圖2 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反應釜釜蓋剖視圖。
圖3a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上層折葉槳的俯視圖。
圖3b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上層折葉槳的前視圖。
圖4a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下層折葉槳的俯視圖。
圖4b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下層折葉槳的前視圖。
?圖中,0-進料口,1-進氣口,2-加熱套出水口,3-導流筒折流板,4-反應釜折流板,5-上層折葉槳,6-下層折葉槳,7-釜底出料口,8-進料口,9-進料口,10-出氣口,11-出料口,12-加熱套入水口,13-取樣口,14-觀察口。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未經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3171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金屬波紋填料的穿釘裝置
- 下一篇:一種排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