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掃描開關內部繼電器的陣列式狀態檢測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31058.9 | 申請日: | 2014-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874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錢璐帥;富雅瓊;王凱;李正坤;陳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計量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R31/327 | 分類號: | G01R31/327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掃描 開關 內部 繼電器 陣列 狀態 檢測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繼電器檢測電路,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掃描開關內部繼電器的陣列式狀態檢測電路。
背景技術
掃描開關在計量測試行業應用廣泛,尤其適用于對標準熱電偶和標準鉑電阻、工作用熱電偶和熱電阻、直流小信號的測量轉換。其主要原理是通過控制信號控制繼電器的通斷,以達到切換測試通道的目的。繼電器動作依賴驅動器驅動,但是在多路掃描開關中由于需要驅動的繼電器數量較多,在驅動指定繼電器動作時可能會引起其它繼電器的誤動作,所以必須依靠繼電器狀態檢測電路來確保繼電器動作的準確性。如圖1所示,當前多路掃描開關常用的磁保持式繼電器狀態檢測方式為:兩個繼電器為一組,同組的兩個繼電器的檢測通道相互并聯。當繼電器組兩個繼電器均閉合時,發光二極管D1正常發光。當繼電器組中任一繼電器斷開時,發光二極管D1被短路,發光二極管D1不能正常發光。以雙通道16路四線掃描開關為例,內部包含128個磁保持式繼電器。如以圖1所示方式進行檢測則一共需要64個發光二極管及其附屬的限流電阻等器件,導致布線復雜,電路工作效率較低。當電源接通時,不管繼電器狀態如何都有電流流過限流電阻,所以工作電流較大,功耗偏高。此外,由于繼電器狀態檢測電路與控制器等共用同一電源容易造成信號干擾,不利于系統穩定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電路功耗較大,連線復雜,信號易被干擾等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掃描開關內部繼電器的陣列式狀態檢測電路。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包括由繼電器通道單元陣列而成M行×N列的被檢陣列、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和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位于同一行的所有繼電器通道單元的檢測信號輸入端串聯連接后作為行檢測端,各個行檢測端分別各自連接到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的M路輸出端上,控制器輸出端的逐行掃描信號輸入到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的輸入端中;位于同一列的所有繼電器通道單元的檢測信號輸出端串聯連接作為列檢測端,各個列檢測端分別各自連接到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的N路輸入端上,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輸出端輸出的反饋信號連接到控制器輸入端。
所述的繼電器通道單元是由至少一個繼電器組成的。
所述的繼電器通道單元由一個繼電器組成:繼電器的一個動觸點引出端作為檢測信號輸入端,位于該動觸點引出端同一側的靜觸點引出端作為檢測信號輸出端;或者是,繼電器的一個動觸點引出端作為檢測信號輸出端,位于該動觸點引出端同一側的靜觸點引出端作為檢測信號輸入端。
所述的繼電器通道單元由包含有至少兩個的多個繼電器組成,多個繼電器的待檢測通道依次串聯,位于其中一端的一個繼電器的靜觸點引出端作為檢測信號輸入端,位于另一端的一個繼電器的靜觸點引出端作為檢測信號輸出端,繼電器的繞組高端、繞組低端作為繼電器動作控制端。
所述的繼電器是常開型、常閉型或者轉換型的普通電磁繼電器或磁保持式繼電器。
所述的串入并出寄存器與并入串出寄存器為CMOS型或TTL型。
所述的控制器與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采用不同電源進行供電,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和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采用相同電源進行供電。
所述的串入并出寄存器與控制器之間、并入串出寄存器與控制器之間各串接有一個隔離光耦。
本實用新型其有益效果為:
采用本實用新型,對于檢測多個數量的磁保持式繼電器只需要一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和一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大大減少成本與布線難度。
本實用新型在繼電器狀態檢測電路工作時,工作電流小,功耗低。在繼電器狀態檢測電路不工作時,可將繼電器狀態檢測電路電源關閉,實現較低功耗與零干擾。
本實用新型通過光耦實現控制器與繼電器狀態檢測電路間的電氣隔離,增加系統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現有掃描開關磁保持式繼電器狀態檢測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繼電器通道單元由普通電磁繼電器構成的連接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繼電器通道單元由磁保持式繼電器構成的連接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電路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繼電器通道單元陣列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計量學院,未經中國計量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3105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