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四軸飛行器的無線自動充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26673.0 | 申請日: | 2014-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166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明(設計)人: | 嚴政;裴江恒;唐春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2J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趙繼明 |
| 地址: | 20009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行器 無線 自動 充電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充電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四軸飛行器的無線自動充電系統。
背景技術
多軸飛行器是一種常見的能進行平穩控制飛行的飛行器,其通過使用慣性導航技術進行穩定控制飛行,通過改變槳葉的轉速來改變飛行方向。由于多軸飛行器構造緊密,有較強的抵抗惡劣環境能力,加上其運動靈活,較為簡單的改變自身飛行方向,適宜運用于狹窄和環境危險惡劣的地帶。如四軸飛行器,它是一種有四個螺旋槳且螺旋槳呈十字形布局的小型飛行器,其四個螺旋槳都是電機直連的簡單機構,十字形的布局允許飛行器通過改變電機轉速獲得旋轉機身的力,從而調整自身姿態。
由于四軸飛行器的負載有限,現有的四軸飛行器的電池大部分供電時間不長,飛行一段時間后就要充電,持續航行時間不足一直是其所存在的問題。現有技術主要通過手動或有線充電,比較繁瑣,且不能滿足實時充電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方便可靠的四軸飛行器的無線自動充電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四軸飛行器的無線自動充電系統,所述四軸飛行器上設有四軸支撐架,所述充電系統包括電力基站和設在四軸飛行器上的充電支架,所述充電支架的各支腳端面上分別設有可充電觸點和第一紅外檢測器,所述電力基站包括充電觸點、第二紅外檢測器和基站電源,所述充電支架的支腳端面高于四軸支撐架的支腳端面,所述基站電源與充電觸點連接,充電時,通過第一紅外檢測器和第二紅外檢測器的定位,可充電觸點與充電觸點接觸。
所述充電觸點凸起于電力基站上。
所述可充電觸點設有兩個,充電觸點對應設置兩個。
所述可充電觸點和充電觸點均為金屬片觸點。
所述可充電觸點周圍設有永磁鐵,所述充電觸點四周設有與永磁鐵對應的電磁線圈。
所述電力基站還包括用于向電磁線圈提供電力的電磁線圈供電電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觸點對四軸飛行器進行無線充電,方便可靠,適用范圍廣,免去了普通充電繁瑣的電線連接與人工操作,電力基站可以固定在地面亦可車載或船載。當電力基站搭載在可移動平臺上時,可以通過平臺實現大范圍運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四軸飛行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充電支架的支腳端面示意圖;
其中,(2a)為正極觸點,(2b)為負極觸點;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力基站上充電觸點位置示意圖;
其中,(3a)為電源正極觸點,(3b)為電源負極觸點;
圖4為電力基站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如圖1-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四軸飛行器的無線自動充電系統,四軸飛行器上設有四軸支撐架1,充電系統包括電力基站和設在四軸飛行器上的充電支架2,充電支架2的各支腳端面上分別設有可充電觸點3和第一紅外檢測器4,電力基站包括充電觸點5、第二紅外檢測器6和基站電源,基站電源與充電觸點5連接,充電時,通過第一紅外檢測器4和第二紅外檢測器6的定位,可充電觸點3與充電觸點4接觸,完成自動充電。可充電觸點3和充電觸點5均設有兩個,均為金屬片觸點。電力基站可搭載在可移動平臺上時,通過平臺實現大范圍運動,充電更加方便。
充電支架2的支腳端面高于四軸支撐架1的支腳端面,防止四軸降落在泥濘土地等路況惡劣地方雜質沾染觸點。充電觸點5凸起于電力基站上。
可充電觸點3周圍設有永磁鐵,充電觸點5四周設有與永磁鐵對應的電磁線圈,實現可充電觸點3和充電觸點5的固定。電力基站還包括用于向電磁線圈提供電力的電磁線圈供電電源。
進行充電時,首先由四軸飛行器內的導航定位系統初步將四飛行器定位到電力基站上方,再由第一紅外檢測器4和第二紅外檢測器6進行精確定位,當電力基站接收到定位正確信號時,打開電磁線圈供電電源和基站電源;當四軸飛行器充電完成發出信號后,關閉磁線圈供電電源與基站電源,完成自動充電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理工大學,未經上海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266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