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框形航空瞬變電磁線圈搭載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23199.6 | 申請日: | 2014-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644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芒;侯文杰;肖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航天機電設備與特種材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4D47/00 | 分類號: | B64D47/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 |
| 地址: | 410205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航空 電磁 線圈 搭載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航空物探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框形航空瞬變電磁線圈搭載結構。
背景技術
航空瞬變電磁物探法是一種快速、經濟的地質勘察的方法,該方法利用電磁感應原理,通過搭載在航空器上的電磁發射線圈通電而建立起地礦一次脈沖磁場,然后接收地礦感應的二次磁場來探測地礦信息。為保證空中的發射線圈能夠產生足夠大的磁場,需要使發射線圈的面積足夠大。
由于發射線圈面積大,需要有與線圈相適應、不易變形的支撐結構;同時,線圈和其支撐結構搭載在航空器上,支撐結構重量必須盡量輕;又由于瞬變電磁法必須利用發射線圈通電產生的磁場工作,因此支撐結構不能采用金屬等介電性能高的材料。目前,國外有采用玻璃纖維或木質結構制作的線圈搭載裝置,但施工困難,成本高,國內尚無相關研究。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輕便實用的框形航空瞬變電磁線圈搭載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框形航空瞬變電磁線圈搭載結構,包括多個呈長條形的充氣托墊;所述充氣托墊的兩端依次相互連接構成框形結構;所述充氣托墊由多個長條形的氣道依次徑向連接而成,所述氣道的相互連接處形成鋪設電磁線纜的凹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框形航空瞬變電磁線圈搭載結構在一方面的優選方案:所述凹槽處設有固定所述電磁線纜的繩扣。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框形航空瞬變電磁線圈搭載結構在一方面的優選方案:所述氣道互相連通。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框形航空瞬變電磁線圈搭載結構在一方面的優選方案:所述充氣托墊互相連通。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框形航空瞬變電磁線圈搭載結構在一方面的優選方案:所述氣道由阻氣薄膜材料制作。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框形航空瞬變電磁線圈搭載結構在一方面的優選方案:所述氣道上設有充氣閥和測壓嘴,用于對氣道充氣及測量氣道壓力。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框形航空瞬變電磁線圈搭載結構在一方面的優選方案:所述充氣托墊下方設有掛架。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框形航空瞬變電磁線圈搭載結構在一方面的優選方案:所述充氣托墊上方設有轉接架。
本實用新型中,氣道內充入輕于空氣的氣體,形成具有一定剛性的氣墊,保持充氣托墊的外形,由于充入的氣體具有浮力,可以減輕結構重量。充氣托墊的凹槽用于鋪設電磁電纜,凹槽內設置有用于固定線纜的繩扣。電纜固定在充氣托墊的凹槽內,形成環形的線圈。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可以安裝在飛機上,其附屬結構包括托墊四角的掛架,用于將充氣托墊四角分別固定在飛機的機頭、機尾和左右尾翼翼尖上。充氣托墊與飛機間還通過繩系輔助安裝。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可以安裝在飛艇上,其附屬結構包括設置在充氣托墊四邊的轉接架,用于將充氣托墊四條邊固定在扁式寬體飛艇的艇身腹部或背部,并通過繩系輔助安裝。
本實用新型針對航空瞬變電磁線圈尺度巨大、搭載結構的比剛度要求高而材料要求受限的特點,提供一種不同于國外技術的航空瞬變電磁線圈搭載結構,具有尺寸大、剛度好,質量小,使用維護方便等優點。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其作為本說明書的一部分,通過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本實用新型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優點通過該詳細說明將會變得一目了然。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外形及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充氣托墊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在飛機上時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在飛艇上時的示意圖。
圖1-4中附圖標記的對應關系為:
11-充氣托墊;12-電磁線纜;13-氣道;14-凹槽;15-輕于空氣的氣體;16-繩扣;17-充氣閥;18-測壓嘴;19-轉接架;20-掛架;1a-飛機;1b-飛艇。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為敘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現“上”、“下”、“左”、“右”字樣,僅表示與附圖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對結構起限定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航天機電設備與特種材料研究所,未經湖南航天機電設備與特種材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2319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遙控飛行器的電離輻射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混合動力無人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