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一次性使用無菌采血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16630.4 | 申請日: | 2014-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744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153 | 分類號: | A61B5/1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神州華茂知識產權有限公司 11358 | 代理人: | 王宏星 |
| 地址: | 132013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一次性 使用 無菌 采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設備,尤其涉及一種一次性使用無菌采血器。
背景技術:
醫學檢驗是運用現代物理化學方法、手段進行醫學診斷的一門學科,主要研究如何通過實驗室技術、醫療儀器設備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依據。通過系統學習,我們會了解如何鑒定人的血型、確定一個人是否貧血、肝功能是否正常等等。該學科要求使用各種光電儀器及化學試劑完成實驗分析,所以偏重理科,要求有較好的物理、化學基礎。在醫學檢驗對人員的血樣采集是較為常見的項目之一。
常規血樣采集通常采用常見的注射器針筒來進行,注射器針筒是一種常見的醫療用具,主要用以注射藥液或抽液。常見的注射器針筒由前端帶有小孔的針筒以及與之匹配的活塞桿組成,在使用時,注射器針筒用來將少量的液體或其注入到其它方法無法接近的區域或者從那些地方抽出,因此注射器針筒在醫療護理中有著廣泛的運用。
隨著目前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對于醫療器械無菌,防塵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注射器針筒在進行采血操作時,需要將采集的血液再轉移至血樣收集試管,在此過程中,由于需要將針頭進行二次使用,則帶來了污染血樣的隱患,導致檢驗結果失真,這樣的案例在實際生活中也屢見不鮮。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一次性使用,將采血步驟與血樣轉移兩大步驟相結合,有效避免由于血液樣本轉運所帶來的血樣污染的隱患的技術方案:
一種一次性使用無菌采血器,主體為注射器針筒,包括圓柱形套筒,活塞桿及針頭,活塞桿設置在套筒內部,套筒前端固定設置針頭,還包括內筒,內筒設置在套筒內部,內筒外部輪廓與套筒內腔輪廓相同,活塞桿設置在內筒內部,內筒底部設有向內筒內部導通的單向通孔,單向通孔與針頭基部緊密相連。
作為優選,內筒長度超過套筒長度2~10mm,內筒頂部邊緣設有筒托,筒托與內筒頂部邊緣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套筒與內筒之間縫隙內設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為圓環形,位置距離套筒頂部0~20mm。
作為優選,內筒外側表面設有刻度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內筒,內筒設置在套筒內部,將采血步驟與血樣轉移兩大步驟相結合,一次性完成,有效避免由于血液樣本轉運所帶來的血樣污染的隱患。
(2)在本實用新型中內筒頂部邊緣設有筒托,在采血工程中通過用手抵住筒托,防止在采血過程中由于活塞桿外拉導致內筒隨活塞桿活動而向外移動,影響血液采集。
(3)套筒與內筒之間縫隙內設置密封圈,保證該采血器的一次性使用,在內筒外抽的同時密封圈將被帶出套筒內部,使得該設備無法重復使用。
(4)本實用新型中內筒外側表面設有刻度線,通過刻度線能夠準確的了解到內筒中血液的容量,簡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如圖1,圖2所示,一次性使用無菌采血器,主體為注射器針筒,包括圓柱形套筒1,活塞桿2及針頭3,活塞桿2設置在套筒1內部,套筒1前端固定設置針頭3,還包括內筒4,內筒4設置在套筒1內部,內筒4外部輪廓與套筒1內腔輪廓相同,活塞桿2設置在內筒4內部,內筒4底部設有向內筒4內部導通的單向通孔5,單向通孔5與針頭3基部緊密相連,達到即可采集血樣同時能夠實現血樣安全轉運的效果。將采血步驟與血樣轉移兩大步驟相結合,一次性完成,有效避免由于血液樣本轉運所帶來的血樣污染的隱患。
并且,在本實施例中內筒4長度超過套筒1長度5mm,內筒頂部邊緣設有筒托6,筒托6與內筒4頂部邊緣固定連接,在采血工程中通過用手抵住筒托6,防止在采血過程中由于活塞桿2外拉導致內筒4隨活塞桿2活動而向外移動,影響血液采集。套筒1與內筒4之間縫隙內設置密封圈7,密封圈7為圓環形,位置距離套筒1頂部10mm,保證該采血器的一次性使用,在內筒4外抽的同時密封圈7將被帶出套筒1內部,使得該設備無法重復使用。同時,內筒4外側表面設有刻度線8,通過刻度線8能夠準確的了解到內筒4中血液的容量,簡單方便。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即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實現的技術方案,均應視為落入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權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華大學,未經北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166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查體科用抽血檢驗裝置
- 下一篇:一種放射顯影標記測量導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