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礦用封孔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09737.6 | 申請日: | 2014-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833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蔡長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宿州市金鼎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13 | 分類號: | E21B33/13;E21F7/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專利商標事務所 34113 | 代理人: | 李浩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礦用封孔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用封孔器,主要用于煤礦井下瓦斯抽采的封堵。
背景技術
煤炭開采的逐年延深,煤層中瓦斯含量亦隨之加大,高瓦斯礦井、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比例增加。從安全生產出發,我國出臺了“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礦瓦斯管理的十六字方針。單就“抽采達標”這一核心內容來看,在難抽采煤層要滿足這一要求難度是非常大的,甚至于在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中,一些礦不得已為此被迫關閉,瓦斯已成為當前以致于今后我國煤炭生產嚴重的制約因素,是煤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要突破煤礦瓦斯桎梏,解決抽采難已成為當前煤炭行業至關重要的關鍵要點。瓦斯抽采的關鍵在于封孔,《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中明確規定,預抽瓦斯鉆孔封堵必須嚴密。
目前煤層瓦斯壓力測定、抽采鉆孔的直接封孔技術為采用有機材料或無機材料封堵,包括粘土人工封孔、機械注水泥砂漿封孔、發泡聚合材料封孔。其中,粘土封孔方法封孔長度較短,黃泥遇水變軟,密實性不好,容易漏氣。采用黃泥、水泥團人工封孔,鉆孔密封質量差、作業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現在已很少采用。水泥封孔,水泥凝結慢且容易收縮、析水,導致密封性差。只適用于上、下向鉆孔,對本煤層順層孔及小角度鉆孔密封不實,易漏氣,對大角度鉆孔的封孔長度達不到理想的要求。聚氨酯等有機發泡封孔材料反應劇烈,有大量反應熱放出,有強烈的氣味生成,反應速度太快,初凝時間不可調,封孔長度不易控制,而且封孔不密實,易漏氣,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當前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快速膨脹封孔、封孔效果好的礦用封孔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是:一種礦用封孔器,包括注漿管,安裝在注漿管上的單向注漿閥I、爆破閥、單向注漿閥II,以及將安裝在注漿管上并將單向注漿閥I包裹在其中的囊袋I和將單向注漿閥II包裹在其中的囊袋II;所述注漿管用膠帶固定在抽排管上,所述囊袋I兩端1cm處以扎帶、鐵絲、膠帶三層依次固定在注漿管上;所述囊袋II距抽排管尾端30cm,囊袋II兩端1cm處以扎帶、鐵絲、膠帶三層依次固定在注漿管上。
進一步的,所述囊袋I、囊袋II采用濾布。
更進一步的,所述囊袋I、囊袋II采用透氣率120—200L/m2s的濾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將囊帶以扎帶、鐵絲、膠帶三層固定,有利于實現快速膨脹凝固,使得瓦斯抽放鉆孔封堵致密性良好,對于探放水鉆孔封孔能夠快速實現探放水,對于測壓鉆孔封孔可在24h內實現測壓,操作簡單、使用方便、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適用于煤礦井下各種鉆孔的封孔。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注漿管,2、單向注漿閥I,3、爆破閥,4、單向注漿閥II,5、抽排管,6、囊袋I,7、囊袋II。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礦用封孔器,包括注漿管1,安裝在注漿管上的單向注漿閥I2、爆破閥3、單向注漿閥II4,以及將安裝在注漿管1上并將單向注漿閥I包裹在其中的囊袋I6和將單向注漿閥II包裹在其中的囊袋II7;所述注漿管1用膠帶固定在抽排管5上,所述囊袋I6兩端1cm處以扎帶、鐵絲、膠帶三層依次固定在注漿管1上;所述囊袋II7距抽排管尾端30cm,囊袋II兩端1cm處以扎帶、鐵絲、膠帶三層依次固定在注漿管1上。
進一步的,所述囊袋I6、囊袋II7采用濾布。
更進一步的,所述囊袋I6、囊袋II7采用透氣率120—200L/m2s的濾布。采用的透氣率120—200L/m2s的濾布,形成筒囊,能夠有效過濾出封孔漿液中的水分,使封孔漿液濃度增加,從而加快凝固時間,提高凝固強度。
本裝置過濾水方面技術也包括其他可以實現過濾出水功能的快速凝固裝置和材料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宿州市金鼎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未經宿州市金鼎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0973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網每萬元資產售電量效益評價方法
- 下一篇:訂單處理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