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內冷輥打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09686.7 | 申請日: | 2014-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283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蘇小文;武海林;趙秉江;楊彥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28 | 分類號: | G01M3/28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 地址: | 030003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冷輥 打壓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力檢測裝置,具體是一種內冷輥打壓裝置。
背景技術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熱連軋廠2250生產線卷取機過橋輥道為內冷輥道,共26根。過橋輥道的作用是將帶鋼輸送到卷取機,當帶鋼輸送到過橋輥道時,溫度高達400℃,輥道運轉速度高達15m/s,且輥道不允許有死輥或自由輥,否則將造成批量帶鋼劃傷的質量事故,所以輥道冷卻效果好、潤滑良好,能夠運轉靈活是穩定運行的關鍵。由于內冷輥上機前沒有對其進行打壓實驗,造成輥道經常出現內冷水泄漏,表現為以下2種情況:(1)內冷水外泄。內冷水在輥道注水腔內沒有形成循環直接泄漏到外面,輥道得不到良好的冷卻,致使輥道熱脹產生死輥。(2)由于注水腔與軸承箱密封失效,使內冷水進入軸承箱內,將潤滑油沖走,造成軸承缺油失效,產生死輥。據統計,每年因過橋輥道冷卻效果差,造成熱脹死輥的故障約8起,造成軸承缺油損壞的故障約3起,造成故障時間約1000分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解決內冷輥冷水泄漏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內冷輥打壓裝置,包括外套筒、內套筒、頂絲、壓力表、閥門、橡皮墊,外套筒一端開口另一端有螺紋口,外套筒的側壁上有窗口,外套筒的開口端有與內冷輥進水口螺紋配合的外螺紋,頂絲安裝在螺紋口上,內套筒一端開口,內套筒側壁通過外套筒側壁窗口管道連接壓縮空氣,管道上有壓力表和閥門,內冷輥進水口最外端軸頭開口內凹,內套筒與內冷輥進水口接觸處有橡皮墊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判斷內冷輥注水腔內是否有泄漏,避免了因內冷輥上機后出現內冷水泄漏,致使輥道冷卻效果差或內冷水漏入軸承箱,造成輥道熱脹死輥或軸承燒損事故。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其中,1、頂絲,2、內套筒,3、內冷輥進水口最外端軸頭開口,4、螺紋口,5、窗口,6、外套筒,7、橡皮墊圈,8、內冷輥,9、壓力表,10、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為了防止內冷輥漏水,從而在事先進行壓力檢測的一種內冷輥打壓裝置。首先需要對內冷輥的進口端進行改造,改造過程為內冷輥進水口最外端軸頭開口內凹,并且安裝橡皮墊圈,其次設計一個圓形外套筒,一端攻M90×2內螺紋用于與內冷輥進水口軸頭連接,一端設有M30頂絲用于脹緊,側面開一個長方形窗口,利用內冷輥進水口軸頭φ80端面,設計一個圓形內套筒,一端開φ20小孔,側面通過窗口開φ18孔,焊接M16*1.5接頭,依次連接壓力表、球閥、壓縮空氣,外內筒M90×2內螺紋與內冷輥進水口軸頭外螺紋連接,調整端部M30頂絲,使內套筒開口端面與內冷輥進水口軸頭φ80端面緊密連接(頂絲越緊,密封性能越好),同時把內冷輥出水口封閉,通過調整球閥,將壓力表調整到6bar,持續20min,觀察壓力表顯示值是否穩定,如變化較大,說明有泄漏,需要再次對輥道進行檢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0968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紙桶包裝跌落試驗裝置
- 下一篇:一種氣循環檢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