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壓傷的夾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07831.8 | 申請日: | 2014-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487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8 |
| 發明(設計)人: | 田祥云;張杰;黃強;翁長江;周明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耀勇減震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11/02 | 分類號: | B25B1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強 |
| 地址: | 401326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壓傷 夾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托車減震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壓傷的夾頭。
背景技術
摩托車后減震器裝配擰接頭工序,之前采用人工擰緊,擰緊扭力距力因人而異,質量一致性差,工人勞動強度大。抱夾類裝配時手扳動氣閥開關夾緊減振器彈簧;然后踩腳閥開關,使壓縮氣缸伸出,壓縮彈簧致阻尼器拉桿伸出;然后用扳手和加力桿把鎖緊螺母與接頭擰緊。此裝配過程需用兩臺氣缸裝夾,操作較繁瑣。每次調節抱夾安裝位置時,需擰安裝螺栓,調節工裝時間較長,傳統的抱夾機構操作繁瑣,而且定位效果差,而且減震器彈簧的夾緊方式容易將彈簧壓傷,壓緊效果也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壓傷的夾頭,能夠與減震器彈簧緊密配合夾緊,且能防止彈簧被壓傷。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壓傷的夾頭,包括由軟質材料制成的夾頭本體,所述夾頭本體第一端為安裝部,第二端為夾緊部,該夾頭本體第二端端面為內凹的弧形面,第二端端面上橫向開設有多條凹槽,該凹槽沿豎直方向均勻分布。
采用上述結構,安裝部用于與夾頭支撐機構連接,由于第二端端面為弧形,能夠很好地將減震器彈簧卡住,凹槽分別與彈簧的每一圈配合,便于將彈簧卡緊固定,在使用時兩個上述夾頭本體相對地配合使用,軟質材料可以防止彈簧被壓傷。
作為優選:所述凹槽為弧形槽,該凹槽半徑R為3mm至6mm。根據彈簧每一圈的大小進行選擇,該尺寸的凹槽更容易與彈簧配合。
作為優選:相鄰兩條凹槽之間的距離L為8mm至12mm。同樣可以根據不同彈簧型號設置不同間距,以便每個凹槽與每圈彈簧對應。
作為優選:所述夾頭本體的安裝部上開設有至少兩個螺紋安裝孔。通過螺紋安裝孔與夾頭支撐機構連接,便于安裝。
作為優選:所述夾頭本體第二端的上下邊緣分別向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弧形的凸臺,位于上方的凸臺上設置有凹槽。位于下方的凸臺可以夾在減震器上,設置凸臺增大夾持部。
作為優選:所述凸臺的高度為4mm至8mm。
作為優選:所述夾頭本體由尼龍或橡膠制成。
作為優選:所述凹槽傾斜分布在弧形面上,該傾斜方向與彈簧的旋轉傾斜方向一致。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夠與減震器彈簧外輪廓緊密的配合,每個凹槽對應一圈彈簧,實現減震器彈簧夾緊效果更好,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在夾緊過程中滑動,同時能夠防止將其夾傷;該防壓傷的夾頭便于與夾頭支撐機構安裝配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兩個防壓傷的夾頭配合使用的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零件標號說明
1??夾頭本體
2??螺紋連接孔
3??凸臺
4??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壓傷的夾頭,包括由夾頭本體1由尼龍或橡膠制成的夾頭本體1,夾頭本體1呈矩形結構,夾頭本體1第一端為安裝部,第二端為夾緊部,該夾頭本體1第二端端面為內凹的弧形面,第二端端面上橫向開設有多條弧形的凹槽4,該凹槽4沿豎直方向均勻分布,凹槽4傾斜分布在弧形面上,該傾斜方向與彈簧的旋轉傾斜方向一致。
該凹槽4半徑R為3mm至6mm,根據彈簧每一圈的大小進行選擇,該尺寸的凹槽4更容易與彈簧配合,本例中優選為4mm,相鄰兩條凹槽4之間的距離L為8mm至12mm,可以根據不同彈簧型號設置不同間距,以便每個凹槽4與每圈彈簧對應。
夾頭本體1的安裝部上開設有兩個螺紋安裝孔2,通過螺紋安裝孔2與夾頭支撐機構連接,便于安裝,夾頭本體1第二端的上下邊緣分別向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弧形的凸臺3,位于上方的凸臺3上設置有凹槽4。位于下方的凸臺3可以夾在減震器上,設置凸臺3增大夾持部,增大與彈簧的接觸面,凸臺3的高度為4mm至8mm,本例中優選為5mm,
采用上述結構,安裝部用于與夾頭支撐機構連接,由于第二端端面為弧形,能夠很好地將減震器彈簧卡住,凹槽4分別與彈簧的每一圈配合,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在夾緊過程中滑動,便于將彈簧卡緊固定,如圖2和圖3所示,在使用時,兩個上述夾頭本體1相對地配合使用,將減震器彈簧夾在中間,便于固定。
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耀勇減震器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耀勇減震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0783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