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膩子粉的攪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06446.1 | 申請日: | 2014-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200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鐘雁英;李景山;劉宗淼;李蔡華;李森福;吳艷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翔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13/10 | 分類號: | B01F13/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羅振國 |
| 地址: | 514759 廣東省梅州市梅***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膩子 攪拌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膩子粉的制作設備領域,特別涉及膩子粉的攪拌機。
背景技術
膩子粉攪拌機是將膩子粉原料如:雙飛粉、石膏粉、緩凝劑、增稠劑等混合的專用設備?,F有的膩子粉攪拌機的攪拌葉片一般為螺帶式結構,這種結構存在的缺點是:由于螺帶與旋轉軸之間帶有空心環隙,攪拌時原料離心至攪拌體的內壁,導致攪拌不均勻、效果欠佳。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進行研究和改進,提供一種膩子粉的攪拌裝置,其能避免生料久置后的結塊現象,提高分料效率即水泥加工質量。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膩子粉的攪拌裝置,包括攪拌體、攪拌體內帶有安裝有攪拌帶的攪拌軸,攪拌軸與攪拌體外端的攪拌電機固連,攪拌體的外側帶有進料斗及出料管,所述攪拌體的外側壁沿其周向設置有第一空心環及第二空心環,攪拌體的側壁帶有與第一空心環連通的第一通孔及與第二空心環連通的第二通孔,第一空心環與第二空心環分別通過管道連接于三通閥的兩端,三通閥與氣源或水源連通。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
于第一通孔處的攪拌體的外側壁裝置有第一過濾環,于第二通孔處的攪拌體的外側壁裝置有第二過濾環。
相鄰的第二通孔間的間距從攪拌體的進料斗端至出料管端依次減小。
所述攪拌軸的外壁沿其軸向間隔裝置有多節所述攪拌帶。
所述攪拌帶對稱布置于攪拌軸的兩側。
所述攪拌帶呈類梯形結構,其外邊帶有向攪拌軸的中心凹陷的弧形結構。
相鄰的攪拌帶與攪拌軸間形成八字形回旋空間。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中,于攪拌體的側壁設置通氣或通水裝置,攪拌時可避免原料貼附與攪拌體內壁,提高攪拌均勻度,提高攪拌效率;攪拌體的出料管端設置間距漸變的通孔結構,實現漸進式通氣,提高出料管端的通氣量,將出料管端的原料反沖至進料斗端,實現部分循環攪拌,提高攪拌效果;本實用新型清洗時通過攪拌體側壁通水,水流沖擊與攪拌帶攪拌結合,其清洗方便、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攪拌體;2、攪拌軸;3、攪拌帶;4、攪拌電機;5、進料斗;6、出料管;7、第一空心環;8、第二空心環;9、第一過濾環;10、第二過濾環;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三通閥;14、管道;15、回旋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膩子粉的攪拌裝置,包括攪拌體1、攪拌體1內帶有攪拌軸2,攪拌軸2的外壁沿其軸向間隔裝置有多節攪拌帶3,每節攪拌帶3對稱布置于攪拌軸2的兩側,攪拌帶3呈類梯形結構,其外邊帶有向攪拌軸2的中心凹陷的弧形結構,弧形處形成弧形回旋空間,相鄰的攪拌帶3與攪拌軸2間形成八字形回旋空間15;攪拌軸2與攪拌體1外端的攪拌電機4固連,攪拌體1的外側帶有進料斗5及出料管6,攪拌體1的外側壁沿其周向設置有第一空心環7及第二空心環8,攪拌體1的側壁帶有與第一空心環7連通的第一通孔11及與第二空心環8連通的第二通孔12,相鄰的第二通孔12間的間距從攪拌體1的進料斗5端至出料管6端依次減小;第一空心環7與第二空心環8分別通過管道14連接于三通閥13的兩端,三通閥13與氣源或水源連通。
于第一通孔11處的攪拌體1的外側壁裝置有第一過濾環9,于第二通孔12處的攪拌體1的外側壁裝置有第二過濾環10。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將三通閥13與氣源連通,膩子粉的混合原料從進料斗5中加入,攪拌電機4帶動攪拌軸2及攪拌帶3旋轉;攪拌過程中,氣源通過第一空心環7及第二空心環8向攪拌體1內通氣,一方面防止原料貼附于攪拌體1的內壁,另一方面提高原料的混合力度,從而提高混合均勻度;通氣攪拌時,原料在攪拌帶3外側的弧形回旋空間及相鄰攪拌帶3之間的八字形回旋空間15內回旋,實現充分混合;由于攪拌體1的出料管6端的第二通孔12的間距漸變式結構,實現漸進式通氣,位于出料管6端的通氣量大于進料斗5端的通氣量,從而將出料管6端的原料反沖至進料斗5端,實現部分循環攪拌,提高攪拌效果;混合充分后,膩子粉從出料管6放料,放料過程中保持氣源持續供氣,以避免原料貼附于攪拌體1內壁及攪拌帶3上。當需要對攪拌體1內進行清洗時,將三通閥13連接水源,同時啟動攪拌電機4,實現快速清洗。
以上所舉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僅用來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提技術特征的范圍內,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更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并且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內容,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特征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翔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翔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064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