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同步去除磷和有機物的污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04339.5 | 申請日: | 2014-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376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1 |
| 發明(設計)人: | 方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立能環保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C02F1/72;C02F1/5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同步 去除 有機物 污水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同步去除磷和有機物的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各類污水排放量激增,導致水體中各類污染物含量大幅上升,水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為此,從國家到地方都修訂或執行了更為嚴格的污水排放標準,以期有效消減有機物(一般以COD表征)、氮、磷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如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A標準中規定污水處理廠出水中COD≤50mg/L,磷酸鹽(以P計)≤0.5mg/L。但目前我國各類城鎮污水處理廠中的主體工藝均為二級生化工藝,受到工藝特點、運行狀況和建設年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眾多污水廠二級生化出水中仍含有相當數量的COD、磷等污染物質,已很難能滿足排放標準限值和水環境保護的要求。因此,對城鎮污水二級生化出水進行深度處理,進一步降低出水中的各類污染物濃度,已成為當前污水廠提標改造過程中的重要工作。
目前,污水深度處理中常用的除磷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和化學法兩類。生物法主要有A/O工藝、A2/O工藝、Bardenpho工藝、Phostrip工藝等;但生物法除磷工藝復雜、運行穩定性差、操作條件嚴格,且單純采用生物除磷的方法,很難將污水中總磷(TP)的含量降到0.5mg/L以下?;瘜W法除磷包括化學沉淀、離子交換、反滲透、電滲析等方法;其中以化學沉淀法應用最廣,后幾種方法因處理費用太高而難以大范圍實際應用。污水深度處理中常用的有機物去除方法也主要包括生化法和物化法兩大類。生化處理中常用的工藝包括曝氣生物濾池、生物鐵法、純氧活性污泥法等方法;物化處理工藝則包括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和高級氧化等技術。但在已有的二級生化出水深度處理方法和裝置中,一般僅針對某一類污染物進行去除,尚沒有針對磷和有機物等多種污染物均超標的出水進行高效同步去除的工藝裝置。因此,亟待開發一種具有高效同步除磷和有機物的污水深度處理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目的: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同步去除磷和有機物的污水處理裝置,不僅能同步深度去除污水中的磷和有機物,且操作方便、工藝簡單、占地小、運行成本低。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同步去除磷和有機物的污水處理裝置,由進水泵、內腔體和外腔體組成,所述外腔體位于內腔體的外圍,所述內腔體的底部設有與進水泵相連的入水口,內部包含位于入水口上方的渦流反應區和位于渦流反應區上方的接觸反應區;在所述接觸反應區外圍、內腔體與外腔體之間設有用于連通內腔體與外腔體的旁道;所述旁道外圍、外腔體內部為高效沉淀區,高效沉淀區上方、外腔體頂部具有溢流孔,溢流孔外圍、外腔體外部具有集水槽,集水槽底部具有出水口,高效沉淀區下方、外腔體內部為污泥區,污泥區下方、外腔體底部設有排泥管。
進一步地,為了使污水與藥劑在接觸反應區內部充分接觸反應,最大程度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本實用新型中優選在接觸反應區內部交錯排列多個四周開口或中間開口的隔板,這些隔板能夠使水流的方向和速度不斷發生變化,以達到使污水和藥劑充分接觸反應的目的。
進一步地,為了防止污水和藥劑從接觸反應區經過旁道直接沖入外腔體底部的污泥區影響凈化效果,本實用新型中在內腔體外壁、高效沉淀區底部且正對旁道的底部出口處還設有導流板,本實用新型中優選橫向導流板,該橫向導流板能夠對流出旁道的污水和藥劑進行導流,使通過旁道豎向流入高效沉淀區的水流變為橫向流動,為高效沉淀區水平布水。
進一步地,為了增加污水和藥劑進入高效沉淀區后的有效沉淀面積,提高絮體沉降效率,本實用新型中在污泥區上方、高效沉淀區內還設有水平角度為55°~60°的斜板或斜管。
優選地,本實用新型中將渦流反應區設計為圓錐形,以便于將經過進水泵和入水口泵入渦流反應區內的污水和藥劑形成渦流,便于二者充分混合;將接觸反應區為圓柱形,由于圓柱形與圓錐形相比空間較大,當污水和藥劑在圓錐形的渦流反應區內充分混合后會沿切向由下至上流入空間較大的圓柱形的接觸反應區,水流速度逐漸減小,能夠促進污水與藥劑反應后的不溶物逐漸絮凝長大,為后續不溶物的快速沉淀創造條件。
優選地,所述入水口為切向入水口,切向的入水口更容易引導污水和藥劑進入渦流反應區后沿錐體切向由下向上流動形成渦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立能環保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立能環保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0433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地下水氨氮原位增強硝化與反硝化集成系統
- 下一篇:農作物灌溉水凈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