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壓隔離開關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03221.0 | 申請日: | 2014-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047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1 |
| 發明(設計)人: | 朱先振;李強;郭光成;梁波;張志;李正剛;李全建;楊斌;李顯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棗莊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31/02 | 分類號: | H01H3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壓 隔離 開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器技術領域,具體為高壓開關。
背景技術
傳統的高壓開關具有靜觸頭和動觸頭,靜觸頭固定安裝在開關底座上,動觸頭可旋轉地鉸接在開關底座上,動觸頭和靜觸頭接觸,開關接通,動觸頭和靜觸頭斷開,開關關閉,在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下,開關的閉、合將變得很輕易,容易產生一些不安全的現象,造成設備的破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壓隔離開關,采用了軸承連接閘刀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壓隔離開關,包括底座、接地連桿、支柱絕緣子、接地閘刀、接線端子、接地觸頭、靜導電管、防水蓋和動導電管,所述底座設在整個高壓隔離開關的底部,作為基底穩定高壓隔離開關,所述接地連桿安裝在底座上,所述閘刀與接地連桿連接在一起,接地閘刀用來控制開關的合閉,所述支柱絕緣子位于接地觸頭的下方,支柱絕緣子是陶瓷結構,所述接線端子設在接地觸頭的上方,接線端子用于引接導線,所述接地觸頭設在支柱絕緣子和接地觸頭之間,所述靜導電管和動導電管連接處設有防水蓋,所述靜導電管在防水蓋的左端,所述動導電管在防水蓋的右端。
優選的,所述閘刀與連桿之間通過軸承連接。
優選的,所述接地閘刀為梯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軸承強度達到閘刀自重和操作應力的兩倍以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高壓隔離開關采用了軸承連接閘刀開關的裝置,使開關的合、閉更加穩定,杜絕了一些危險事件的發生,保障了人員的和設備的安全,減少了維修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接地連桿,3、支柱絕緣子,4、接地閘刀,5、接線端子,6、接地觸頭,7、靜導電管,8、防水蓋,9、動導電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高壓隔離開關,包括底座1、接地連桿2、支柱絕緣子3、接地閘刀4、接線端子5、接地觸頭6、靜導電管7、防水蓋8和動導電管9,底座1設在整個高壓隔離開關的底部,作為基底穩定高壓隔離開關,接地連桿2安裝在底座1上,閘刀4與接地連桿2連接在一起,閘刀4與連桿2之間通過軸承連接,軸承采用優質的防腐防銹材料,其強度達到閘刀自重和操作應力的兩倍以上,接地閘刀4用來控制開關的合閉,接地閘刀為梯形結構,支柱絕緣子3位于接地觸頭6的下方,支柱絕緣子3是陶瓷結構,接線端子5設在接地觸頭6的上方,接線端子5用于引接導線,接地觸頭6設在支柱絕緣子3和接地觸頭6之間,靜導電管7和動導電管9連接處設有防水蓋8,靜導電管7在防水蓋8的左端,動導電管9在防水蓋8的右端,防水蓋8為絕緣材料。
工作原理:接地閘刀4是通過一套連桿來使接地閘刀在垂直平面內轉動,進行分、合閘操作,在分、合閘終止時,將相應的觸點切斷或閉合,此時發出相應的分、合信號。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棗莊供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棗莊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032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