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健腹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02978.8 | 申請日: | 2014-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196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依朦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依朦 |
| 主分類號: | A63B22/20 | 分類號: | A63B22/20;A63B23/02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312473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健腹輪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健身器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健腹輪。
背景技術
????現有的健腹裝置較常見的結構為中間兩個滾輪貼合,然后一根把手管貫穿兩個滾輪,使用者俯臥地面,雙手抓住把手管的兩端,將健腹裝置前推或后拉,身體配合伸展或拱起,多次往復運動起到鍛煉效果。但是現有的健腹裝置雖然采用兩片滾輪,但輪子的寬度較窄,初學者不容易把握重心,且由于健腹裝置對于使用者的手臂、腹部力量要求較高,一般初學者難以完成多次,容易起放棄的想法,很難起到顯著的健腹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組裝方便,更容易把握重心,且能滿足使用者在各個鍛煉階段特殊要求的健腹輪。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健腹輪,包括滾輪、蓄能裝置和支撐管,所述蓄能裝置呈圓柱體狀,由外向內依次包括外殼,扭簧和內環,所述外殼軸向的兩個端面均設有插接柱,所述內環的一端設有向外延伸的凸緣,所述扭簧的一端與外殼內壁相固定,另一端與凸緣相固定;所述支撐管貫穿內環,并且支撐管與內環通過螺釘固定,兩個滾輪套設在支撐管的兩端,并且滾輪能以支撐管為軸轉動;所述滾輪的輪輻上設有插孔,兩個滾輪分別與外殼的兩端通過插接柱和插孔的配合相固定。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支撐管露出滾輪的兩端還固定套接有把手套,把手套上均勻分布有防滑條。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兩個滾輪之間設有蓄能裝置,使得兩滾輪間隔較遠,因而使用者更容易把握重心,且本實用新型的蓄能裝置通過扭簧蓄能,扭簧在向前推動時積蓄能量,往回拉時扭簧復位產生推力,較為省力,適合初學者,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后可反過來用,增加難度。
另一方面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內環設有凸緣,扭簧安裝在凸緣上而非直接與內環的側壁固定,因此扭簧的安裝拆卸更加方便,進一步提高了健腹輪整體的組裝便利性,利于包裝運輸。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蓄能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蓄能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根據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健腹輪,包括滾輪3、蓄能裝置4和支撐管2,所述蓄能裝置4呈圓柱體狀,由外向內依次包括外殼41,內環42和扭簧43,所述外殼41軸向的兩個端面均設有插接柱411,所述內環42的一端設有向外延伸的凸緣421,所述扭簧43的一端與外殼41內壁相固定,另一端與凸緣421相固定;所述支撐管2貫穿內環42,并且內環42的側壁上開有螺釘連接孔422,支撐管2與內環42通過螺釘固定,兩個滾輪3套設在支撐管2的兩端,并且滾輪3能以支撐管2為軸轉動;所述滾輪3的輪輻上設有插孔31,兩個滾輪3分別與外殼41的兩端通過插接柱411和插孔31的配合相固定。所述支撐管2露出滾輪3的兩端還固定套接有把手套1,把手套1上均勻分布有防滑條。
兩個滾輪之間設有蓄能裝置,使得兩滾輪間隔較遠,因而使用者更容易把握重心,且本實用新型的蓄能裝置通過扭簧蓄能,扭簧在向前推動時積蓄能量,往回拉時扭簧復位產生推力,較為省力,適合初學者,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后可反過來用,增加難度。
另一方面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內環設有凸緣,扭簧安裝在凸緣上而非直接與內環的側壁固定,因此扭簧的安裝拆卸更加方便,進一步提高了健腹輪整體的組裝便利性,利于包裝運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依朦;,未經張依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0297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