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立式雙級自吸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99508.0 | 申請日: | 2014-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275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延濤;林曉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惠生泵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9/02 | 分類號: | F04D9/02;F04D29/18 |
| 代理公司: | 大連非凡專利事務所 21220 | 代理人: | 高學剛 |
| 地址: | 116113 遼寧省大連市***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立式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特別是一種立式雙級自吸泵。
背景技術
現有的立式自吸泵包括泵體,在泵體內有葉輪、導葉,葉輪安裝在泵軸上,泵軸通過軸承安裝在軸承箱體內,泵體與軸承箱體固定連接。這種泵結構均為單葉輪,即單級泵,運行時泵提供的介質壓力受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雙葉輪相互串聯安裝、形成雙級加壓、在流量相對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泵工作壓力的立式雙級自吸泵,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立式雙級自吸泵,包括通過軸承安裝在軸承箱上的泵軸,軸承箱固定連接有上蓋,所述泵軸的端頭穿過所述上蓋的中心孔后固定安裝有葉輪;所述的上蓋固定連接有殼體,殼體內自上蓋處依次固定連接有次級導葉、泵蓋、首級導葉和端蓋,端蓋的周邊與所述的殼體相接,在泵軸的端頭安裝有首級葉輪,首級葉輪位于首級導葉和泵蓋形成的內腔里,在泵軸上安裝有次級葉輪,次級葉輪位于泵蓋和次級導葉形成的內腔里,上蓋、殼體、首級導葉、端蓋形成第一空腔,次級導葉和上蓋形成第二空腔,在殼體的外側有過渡腔,殼體接有排出口,排出口與次級葉輪連通,在殼體上有出口和入口,首級葉輪依次通過首級導葉上的孔、第一空腔、出口、過渡腔、入口、第二空腔、次級葉輪與所述的排出口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立式雙級自吸泵,由于有兩級葉輪,運行時在流量不變的情況下可提高泵工作壓力,以滿足具有一定系統壓力的場合使用。
本立式雙級自吸泵,每個葉輪均配有導葉,采用雙葉輪背靠背安裝方式,兩個葉輪產生的軸向力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作用在軸承上的軸向力相比單級葉輪所產生的軸向力更小,降低軸承溫度,延長軸承使用壽命。
本立式雙級自吸泵優化了結構設計,取消了常規串聯葉輪式多級泵的平衡鼓平衡套結構,減少零件數量,降低故障率,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立式雙級自吸泵包括通過軸承安裝在軸承箱2上的泵軸1,軸承箱2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上蓋3。泵軸1的端頭穿過上蓋3的中心孔后固定安裝有葉輪。
上蓋3固定連接有殼體8,殼體8內自上蓋3處依次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次級導葉6、泵蓋9、首級導葉13和端蓋12,端蓋12的周邊與殼體8底端周邊相接。在泵軸1的端頭安裝有首級葉輪14,首級葉輪14位于首級導葉13和泵蓋9形成的內腔里,在泵軸1上安裝有次級葉輪15,次級葉輪15位于泵蓋9和次級導葉6形成的內腔里。上蓋9、殼體8、首級導葉13、端蓋12形成第一空腔11,次級導葉6和上蓋3形成第二空腔4,在殼體8的外側有過渡腔7,殼體8接有排出口16,排出口16與次級葉輪15連通,在殼體8上有出口10和入口5,首級葉輪14依次通過首級導葉13上的孔、第一空腔11、出口10、過渡腔7、入口5、第二空腔4、次級葉輪15與所述的排出口16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惠生泵業有限公司,未經大連惠生泵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995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