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護舷沉水自動定位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98538.X | 申請日: | 2014-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520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現鵬;駱城;郭暢;韓陽;齊廣政;劉紅彪;李鐵良;孟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2B3/26 | 分類號: | E02B3/2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鳳 |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護舷沉水 自動 定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護舷沉水自動定位裝置,特別適用于港口碼頭的護舷落水后的自動定位。
背景技術
碼頭是我國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有重要地位。無論是高樁碼頭、重力式碼頭還是板樁碼頭,其前沿均設置防撞和吸能卸力的護舷設施。其中不乏是圓筒形的橡膠護舷設施。該種護舷的損壞脫落往往不是因為護舷橡膠本體損壞造成的,而是因為懸掛護舷的鐵鏈、錨鏈等銹蝕或被撞拉斷造成的脫落缺失。護舷本體一旦脫落,會沉入海水中的表層淤泥內,對其打撈存在困難,而且打撈成本較大,甚至得不償失;但圓筒形護舷往往橡膠本體并未損壞,重新購置新護舷再進行安裝也會造成浪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護舷沉水自動定位裝置,該裝置能夠在護舷落水后自動打開,利用上浮的浮標定位護舷位置,以方便打撈。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護舷沉水自動定位裝置,包括固定在護舷端部的保護筒,所述保護筒是由水溶性材料制成的,所述保護筒通過連接部件與所述護舷相應的端部固定連接,在所述保護筒上纏繞有繩索,所述繩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連接部件上,所述繩索的另一端連接有浮標,所述浮標置放在所述保護筒內。
所述保護筒有兩個,兩個所述保護筒對稱固定在所述護舷的兩端。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采用在護舷端部固定由水溶性材料制成的保護筒,將浮標放置在保護筒內的結構,在護舷脫落后,保護筒隨護舷入水,經過浸泡后保護筒自動溶解,浮標受浮力作用自動上浮,定位護舷落水位置,實現護舷沉水自動定位功能,能夠極大地方便工作人員發現落水護舷并打撈。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實用,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護舷,2、保護筒,3、繩索,4、浮標,5、連接部件,6、鋼索,7、固定環。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一種護舷沉水自動定位裝置,包括固定在護舷1端部的保護筒2,所述保護筒2是由水溶性材料制成的,所述保護筒2通過連接部件5與所述護舷1相應的端部固定連接,在所述保護筒1上纏繞有繩索3,所述繩索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連接部件5上,所述繩索3的另一端連接有浮標4,所述浮標4置放在所述保護筒2內。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保護筒2有兩個,兩個所述保護筒2對稱固定在所述護舷1的兩端。以保障護舷1一端的保護筒2不入泥而正常工作。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保護筒2是由以聚乙烯醇(簡稱PVA)為主的水溶性材料制成的。
在本實施例應用時,所述保護筒2通過連接部件5與護舷1連接成為一體,并通過鋼索6固定在固定環7上。
當鋼索6一端斷裂時,護舷1將沉入港池,保護筒2隨護舷1受沉入港池,保護筒2受海水浸泡后溶解,浮標4將自動上浮,以便工作人員定位打撈,進而實現護舷沉水自動定位的功能。
盡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未經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9853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抽水蓄能電站壓力鋼管灌漿孔封堵焊結構
- 下一篇:一種緩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