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冷凝器和制冷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98048.X | 申請日: | 2014-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294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孟憲春;史慧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華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39/04 | 分類號: | F25B39/04;F25D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凝器 制冷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冷凝器和一種制冷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的冰箱設計中,自然對流式冷凝器有兩種:一種是外掛在冰箱背部;另一種是利用鋁箔將鍍鋅鋼管或邦迪管貼覆在冰箱側板的內部,無論哪種自然對流冷凝器,其管路流路都是一根管道從頭到尾,管道界面不發生變化。圖1為普通邦迪管或鍍鋅鋼管冷凝器,管材一般外徑為4mm,壁厚0.5mm。由于制冷劑在冷凝過程中從過熱區到兩相區再到過冷區,其比容和流速逐漸減小,而普通冷凝器的流通截面沿程均不改變,雖然能滿足散熱的要求,但會導致沿程阻力增大,進而導致了壓縮機的排氣壓力和功率上升,從而增大了冰箱整機能耗。
因此,在滿足散熱需求的同時,如何降低制冷劑的沿程阻力,以及降低壓縮機的排氣壓力和功率,進而降低整機能耗,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或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冷凝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制冷設備,包括上述冷凝器。
為實現上述至少一個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冷凝器,包括:N個集流管和M組冷凝管,每組所述冷凝管平行置于相鄰的所述集流管之間,以及,所述冷凝管安裝在所述集流管上,所述冷凝管的兩端分別與相鄰的所述集流管連通,其中,N為大于等于3的整數,M為大于等于2的整數。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冷凝器,通過將M組圓管冷凝管平行地置于N個集流管中的每相鄰的兩個集流管之間,且使冷凝管連通地安裝在集流管上,構成分級冷凝器,其中N≥3,M≥2,當制冷劑在冷凝過程中,隨著制冷劑的比容和流速逐漸減小,沿程的流道面積也逐漸分級減小,這樣在滿足冷凝器散熱需求的同時,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改善冷凝器的散熱性能,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制冷劑的沿程阻力,降低壓縮機的排氣壓力和功率,進而降低制冷設備的整機能耗,并減少了制冷劑的充注量。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集流管的端部密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冷凝器,通過將集流管的端部密封,可以有效地保證制冷劑在冷凝器內部流通,避免制冷劑在冷凝過程中外泄流失,進而確保冷凝器的散熱效果。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第一個所述集流管為入口集流管,第N個所述集流管為出口集流管,以及,所述入口集流管上安裝有制冷劑入口,所述出口集流管上安裝有制冷劑出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冷凝器,通過在入口集流管上安裝制冷劑入口,以及在出口集流管上安裝制冷劑出口,確保制冷劑在該冷凝器內逐級由入口流通到出口,可以分布在冷凝器的各個部分,進而有效地保證冷凝器的散熱效果。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N的值等于所述M的值加1,以及,所述第一組冷凝管平行置于所述入口集流管與第二個集流管之間,所述第M組冷凝管平行置于所述出口集流管與第N-1個集流管之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冷凝器,通過使集流管的個數比冷凝管的組數多一個,可以確保將M組冷凝管的兩端均能與相鄰的集流管連通,進而為制冷劑的流通提供完整暢通的通道,以及保證冷凝器的有效散熱,另一方面,通過分級的結構,也達到了進一步改善冷凝器散熱性能的效果,以及可以有效地降低制冷劑的沿程阻力,降低壓縮機的排氣壓力和功率,進而降低制冷設備的整機能耗。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每組所述冷凝管的數量為大于等于1的整數,以及,所述M的值越大所述冷凝管的數量越少。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冷凝器,通過使每組的冷凝管的數量大于等于1且隨著M的值的增大冷凝管的數量越少,即位于入口集流管與第二個集流管之間的第一組冷凝管的數量最多,之后依次減少,位于出口集流管和第N-1個集流管之間的第M組冷凝管的數量最少,如此,組成一個冷凝管分布不均勻且進行并行分流的分級冷凝器,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改善冷凝器的散熱性能,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制冷劑的沿程阻力,降低壓縮機的排氣壓力和功率,進而降低制冷設備的整機能耗,并減少了制冷劑的充注量。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每組平行的冷凝管為第M級分流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華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合肥華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9804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