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室內空氣調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97107.1 | 申請日: | 2014-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062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止開;畢學榮;李旭;張瀚予;徐康;孫嫣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東方海岸物聯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27/02 | 分類號: | 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室內空氣 調控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室內空氣調控裝置。
背景技術
在物聯網智能室內空氣品質調控裝置沒有發明應用之前,人們無法隨時隨地知道室內的空氣品質,從而也就不能保證自己吸入的氣體質量。目前,由于霧霾天氣增多,PM2.5污染愈發嚴重,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近期PM2.5的污染更加嚴重,改善空氣質量已成為必要。此外,當前國內室內通風市場主流產品實現“雙向換新風”、“AIP電離凈化”、“健康負離子”等功能是通過使用高電壓將空氣進行電離,負離子發生器向空氣中釋放大量負離子等手段來人為制造室內“新鮮”空氣。但由此產生的電磁輻射、室內空氣高氧化、能耗高等問題又會給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帶來新的威脅。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應用于物聯網的室內空氣調控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室內空氣調控裝置,包括外殼,該外殼內設有中央處理模塊,所述中央處理模塊與傳感器模塊、執行模塊、顯示模塊、報警模塊以及網絡模塊。
所述傳感器模塊包括溫度傳感器模塊、氣體濃度傳感器模塊、濕度傳感器模塊和煙霧濃度傳感器模塊;所述氣體濃度傳感器模塊包括甲醛濃度監測模塊、二氧化碳濃度監測模塊以及一氧化碳濃度監測模塊;
所述執行模塊(即機電執行器模塊)與家用通風設備連接,該執行模塊包括繼電器、復合管(即達林頓管,是由兩個三極管接在一起的)和直流電機;
所述顯示模塊與中央處理模塊之間設有數據轉換模塊;所述報警模塊包括聲音報警模塊和光報警模塊;
所述網絡模塊與終端連接,該中央處理模塊通過網絡模塊將信息傳輸至終端;
所述報警模塊包括聲音報警模塊和光報警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中央處理模塊上還連接有控制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家用通風設備包括窗戶和風扇。
進一步地,所述網絡模塊包括Wifi模塊、3G模塊、4G模塊和Zigbee模塊中的至少一種。
進一步地,所述網絡模塊包括Wifi模塊、3G模塊、4G模塊和Zigbee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Wifi模塊為串口Wifi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上設有顯示屏、指示燈、功能摁鍵以及通信接口。
進一步地,所述功能摁鍵包括電源開關鍵、智能手動切換鍵、時鐘定時設置鍵以及其它操作鍵。
進一步地,所述顯示屏與顯示模塊連接,該顯示屏為液晶顯示屏。
進一步地,所述指示燈與光報警模塊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功能摁鍵和通信接口與中央處理模塊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室內空氣調控裝置,其主要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以下幾點:
①實時監測室內CO2濃度、PM2.5濃度、溫度、濕度以及VOC(有機有害氣體)等,對其進行室內遙控控制或遠程控制等,并實現控制新風系統運行狀態;其還具有自動提示跟換凈化器濾芯功能;
②可通過手機、PC等遠程查看最新監測數據;
③該調控裝置具備綠色健康,節能安全等功能;可廣泛應用于公司辦公室、家庭、賓館酒店、工廠、車間等生活和辦公場。
④該物聯網智能室內空氣品質調控裝置(PM2.5監測)內采用了安全性能較高的晶閘管,在對智能開關進行開關操作時,不會產生瞬間電流,因此,不會出現觸點燒灼的現象,消除了安全隱患,保證了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室內空氣調控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室內空氣調控裝置,包括外殼11,該外殼11內設有中央處理模塊1,所述中央處理模塊1與傳感器模塊8、執行模塊5、顯示模塊3、報警模塊6以及網絡模塊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東方海岸物聯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東方海岸物聯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971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