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噴水織機收料輥的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96577.6 | 申請日: | 2014-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659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15 |
| 發明(設計)人: | 韓洪斌;張成林;馬天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海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49/20 | 分類號: | D03D49/20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識產權事務所 32223 | 代理人: | 謝觀素 |
| 地址: | 2237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水 織機 收料輥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噴水織機收料輥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噴水織機是采用噴射水柱牽引緯紗穿越梭口的無梭織機,噴水引緯對緯紗的摩擦牽引力比噴氣引緯大,擴散性小,同時可以增加合纖的導電性能,有效地克服織造中的靜電;此外噴射緯紗消耗的能量較少,噪音最低。噴水織機的收料輥設在機架前端的下部,在主軸的帶動下旋轉將織物收卷在輥上。現有噴水織機的兩端通過法蘭結構與傳動軸連接,安裝和拆卸時需要松緊螺栓,費時費力,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缺陷,提供一種噴水織機收料輥的連接結構,能夠快速安裝和拆卸收料輥,固定可靠的同時節省時間和人力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通過一下技術方案實現:
噴水織機收料輥的連接結構,包括位于織機機架的一側與織機主軸傳動連接的驅動軸以及對應設置在織機機架另一側的承載軸,所述驅動軸和承載軸之間設有收料輥,所述收料輥的一端與所述驅動軸卡合連接,另一端插在所述承載軸端面上軸向開設的中心孔內轉動,所述承載軸所在側的織機機殼上設有一軸套,所述承載軸穿過軸套插接在織機機殼內部設有的導向架內,所述軸套上設有圓弧形調節通孔,調節手柄穿過所述調節通孔與所述承載軸螺紋連接,所述調節手柄的上部為T形手柄部,手柄部的下端連接有圓形擠壓部,所述擠壓部的下部為設有螺紋的連接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驅動軸的外端面固定連接有圓盤,圓盤的外端面上均布有若干卡凸,所述卡凸與所述收料輥端面上設有的卡槽卡接固定。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收料輥與承載軸連接的端面上設有轉軸,所述承載軸的外端面固定連接有連接盤,中心孔開設在連接盤上,所述轉軸與所述中心孔插接配合內轉動。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轉軸的半徑小于所述收料輥的半徑,所述轉軸的長度小于所述圓弧形調節孔的水平長度。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調節通孔的寬度小于所述擠壓部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圓弧形調節通孔從軸套的頂部向內側延伸至軸套中心線所在的平面,所述調節通孔的弧度為30-90度。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調節通孔起始端的內側邊設有圓弧形凹槽。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圓弧形凹槽的半徑略大于所述調節手柄的連接部的半徑。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時先將收料輥的一端與驅動軸卡合好,上滑調節手柄使承載軸向外伸出進而使收料輥的轉軸插在中心孔內,然后旋緊調節手柄使按壓部與軸套緊密貼合從而固定承載軸,使用簡單、連接可靠,不管是安裝還是拆卸都很便捷,大大提高裝配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調節手柄的裝配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的噴水織機收料輥的連接結構,包括位于織機機架1的一側與織機主軸傳動連接的驅動軸2以及對應設置在織機機架1另一側的承載軸3,驅動軸2和承載軸3之間設有收料輥4,收料輥4的一端與驅動軸2卡合連接,另一端插在承載軸3端面上軸向開設的中心孔31內轉動;具體的是:驅動軸2的外端面固定連接有圓盤21,圓盤21的外端面上均布有若干卡凸22,卡凸22與收料輥4端面上設有的卡槽卡接固定。收料輥4與承載軸3連接的端面上設有轉軸41,承載軸3的外端面固定連接有連接盤32,中心孔31開設在連接盤32上,所述轉軸41與所述中心孔31插接配合內轉動。
本實施例中,承載軸3所在側的織機機殼上設有一軸套5,承載軸3穿過軸套5插接在織機機殼內部設有的導向架6內,軸套5上設有圓弧形調節通孔7,調節手柄8穿過所述調節通孔7與承載軸3螺紋連接,調節手柄8的上部為T形手柄部81,手柄部81的下端連接有圓形擠壓部82,擠壓部82的下部為設有螺紋的連接部83,調節手柄8在調節通孔7內滑動帶動承載軸3前伸和后縮,安裝時前伸卡合、拆卸時后縮分離。
本實施例轉軸41的半徑小于收料輥4的半徑;轉軸41的長度小于弧形調節孔7的水平長度,確保后縮后兩者能夠分離。調節通孔7的寬度小于擠壓部82的直徑,圓弧形調節通孔7從軸套5的頂部向內側延伸至軸套5中心線所在的平面,調節通孔7的弧度為30-90度。調節通孔7起始端的內側邊設有圓弧形凹槽71,圓弧形凹槽71的半徑略大于調節手柄8的連接部83的半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海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海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9657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圓筒針織機進行針織的無痕圓筒織物結構
- 下一篇:無堿玻纖連續合股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