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彈片式恒壓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93217.0 | 申請日: | 2014-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267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池長風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仁謙汽車油泵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7/06 | 分類號: | F16K1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204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彈片 式恒壓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彈片式恒壓閥。
背景技術
恒壓閥在汽車燃油噴射系統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油箱內油泵將油抽出給發動機使用時,輸油路內需要有一定的壓力,才能保證噴入發動機的油是理想的霧狀,以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燒,而為了使輸油路能夠維持所要求的壓力,需要在油路系統加入恒壓閥。恒壓閥在油路內工作時,恒壓閥的開啟壓力會隨著流量的加大而變大,隨著流量增加恒壓閥壓力的變化生成的曲線我們稱為恒壓閥的斜率曲線,無疑斜率曲線越平緩越能將壓力控制在所以要的范圍內,可提現出系統更加穩定。然而,市場現有的恒壓閥大多為彈簧式恒壓閥,而彈簧式恒壓閥在閥的體積過小時,彈簧的伸展空間不夠,恒壓閥的斜率曲線將會變陡,會使得輸油路的壓力不穩定,使得供給發動機的燃油異常,對發動機易造成損傷,且油泵供給油路中的油并不是整條連續的流體,而是由一段一段的油液組成的,從而使得油形成的流體存在一定的震動頻率,這樣帶有震動頻率的油液經過恒壓閥時會傳遞到彈簧上,而彈簧本身是存在很大的阻尼變化,當油液的頻率與彈簧式恒壓閥內彈簧的頻率一致時,兩者會產生共振,使得閥的整體震動翻倍,從而使閥產生刺耳的震動噪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彈片式恒壓閥,其結構簡單合理,在閥體積縮小時不會受到伸展空間不足的干擾,能夠很好的保持油液輸送穩定性,有利于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且能夠大大減小閥所產生的噪音。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彈片式恒壓閥,包括閥座和鋼球,所述的閥座內設有恒壓腔,所述恒壓腔的兩端分別為進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的鋼球設置于閥座的出油口處,所述的閥座上安裝設置有一彎曲的彈片,所述的彈片由連接部、支撐部及抵壓部構成,所述彈片的連接部固定連接于閥座上,所述彈片的支撐部支撐于一安裝于閥座的銷軸上而形成彈片的支點,所述彈片的抵壓部緊密抵壓于所述的鋼球而使鋼球與閥座的出油口形成密封狀態。
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該恒壓閥在閥體積縮小時不會受到伸展空間不足的干擾,從而在小體積結構的恒壓閥結構中恒壓閥斜率曲線可以維持穩定,能夠很好的保持輸油系統中油液輸送穩定性,有利于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且由于彈片阻尼變化較小,當彈片與震動的油液接觸時產生的震動較小,從而能夠大大減小閥所產生的噪音,而其中通過人為調整銷軸位于閥座上的位置可以改變支撐部形成彈片支點的位置,從而可以對彈片作用與鋼球的力進行調整。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所述閥座的外壁上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的環形凹槽內設置有密封環圈。
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從而當油液不斷的從閥座的進油口流入時,密封環圈的設置能夠很好的避免油液由閥座的外壁滲入的現象,以保證恒壓閥的正常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所述的密封環圈由銅質材料制成。
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從而可以避免密封環圈長時間使用后產生腐蝕的現象,大大增加了密封環圈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所述的閥座為通過離子滲氮工藝處理的合金鋼制成。
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其閥座的硬度、耐疲勞性、耐腐蝕性及熱硬性均具有大大的提高,從而有利于延長整個恒壓閥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彈片式恒壓閥在閥體積縮小時不會受到伸展空間不足的干擾,從而在小體積結構的恒壓閥結構中斜率曲線可以維持穩定,能夠很好的保持輸油系統中油液輸送穩定性,有利于延長發動機使用壽命,且由于彈片阻尼變化小,當彈片與震動的油液接觸時產生的震動較小,從而能夠大大減小閥所產生的噪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彈片式恒壓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加的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仁謙汽車油泵有限公司,未經溫州仁謙汽車油泵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932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