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低壓油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93194.3 | 申請日: | 2014-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260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水平;熊文英;顧葉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55/02 | 分類號: | F02M55/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夏青;韓宏 |
| 地址: | 德國斯***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壓 油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低壓油路,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內燃機燃油噴射系統的低壓油路。
背景技術
在內燃機的燃油噴射系統中,其低壓油路中包括供油泵,該供油泵需要自油箱中將燃油泵出,并經過低壓油路送入高壓油路進行加壓。參閱圖1所示,現有的低壓油路首先包括一供油泵13,所述供油泵13可以自油箱10中將燃油吸出,在油箱10及供油泵13之間設置有進油管14,進油管14上設置有過濾器11,并且在過濾器11的上游設置有手動泵12。在過濾器11的下游還具有部分進油管14。供油泵13包括進油口(未標號),所述進油口設置于供油泵13的泵殼內。在多數情況下,所述進油口由設置在泵殼內的槽形成。
在一些情況下,例如,在發動機首次安裝完畢,或重裝過濾器,或者在燃油用盡重新注油時,大量的氣體會存在于所述低壓回路中,尤其是在進油口之前的進油管14及過濾器11中。通過手動按壓手動泵12可以部分消除在過濾器11中的氣體及進油管14處于過濾器14上游的部分的氣體,然而在其它部分中的氣體采用上述方式無法消除。
因此,需要一種新型結構的內燃機燃油噴射系統的低壓油路,用以排出在特殊情況下在低壓油路區域混入的氣體。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以方便排出低壓油路中混入的氣體的用于內燃機燃油噴射系統的低壓油路。
為了完成上述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內燃機燃油噴射系統的低壓油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泵,用以通過油路將燃油自低壓油路供應至所述燃油噴射系統的高壓油路,所述供油泵具有進油口;供油管,設置于所述供油泵及油箱之間,用以供所述油箱中的燃油流至所述進油口;手動泵,設置于所述進油管上;燃油計量單元,設置于所述供油泵及所述高壓油路之間,用以控制燃油的供應,所述燃油計量單元可以在打開或關閉狀態間轉換;一節流線路,包括一節流裝置,設置于所述燃油計量單元的下游的溢出油回流;一溢流線路,包括溢流閥,設置成可將所述燃油計量單元的上游的溢出油回流;一回油管,其連通所述節流線路和/或溢流線路的下游至所述油箱;一附加線路,包括一節流裝置,設置成可以連通所述進油管及所述回油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行方式,所述節流線路及溢流線路設置成部分回油,所述節流線路連通至所述進油口,所述溢流線路的出口端或溢流端連通至所述進油口,所述附加線路連通所述溢流閥的出口端與溢流口,從而連通進油管與回油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行方式,所述節流線路及溢流線路設置成全回油,所述附加線路連接進油管及所述溢流閥的出口端,從而連接進油管與回油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行方式,所述節流線路連通設置于燃油計量單元與一單向閥之間的節流點。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行方式,所述溢流線路連通設置于供油泵與所述燃油計量單元之間的溢流點。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行方式,所述附加線路連通所述進油管的末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行方式,所述節流裝置為節流孔或單向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行方式,所述進油管上連接有過濾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行方式,所述節流線路、溢流線路及附加線路設置于低壓泵的泵殼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行方式,所述進油管及回油管設置于所述低壓泵的泵殼外。
因此,使用本實用新型的低壓油路,可以方便地將混入低壓油路中的氣體排出。
附圖說明
從后述的詳細說明并結合下面的附圖將能更全面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方面。在附圖中:
圖1是一種現有技術的內燃機燃油噴射系統的低壓油路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低壓油路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采用部分回油設計。
圖3是本實用新型低壓油路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采用部分回油設計。
圖4是本實用新型低壓油路的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采用全回油設計。
圖5是本實用新型低壓油路的第四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采用全回油設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各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代表功能和/或結構相同的元件或部件。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謂的“上游”及“下游”的概念是指燃油通過油箱及低壓油路向高壓油路供油的過程中,處于各組成前方的為上游,后方的為下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經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9319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