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動汽車拖曳臂連接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91337.7 | 申請日: | 2014-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677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03 |
| 發明(設計)人: | 彭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永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7/00 | 分類號: | B60G7/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倫辰 |
| 地址: | 401519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拖曳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后驅式電動車拖曳臂,尤其涉及一種電動汽車拖曳臂連接孔結構。
背景技術
電動車是以電池作為能量來源,通過控制器、電機等部件,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運動,以控制電流大小改變速度的車輛。第一輛電動車于1834年制造出,它是由直流電機驅動的。時至今日,電動車已發生了巨大變化,類型也多種多樣。其中,電動汽車(EV)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由于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
在電動汽車方面,《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已經明確上報國務院,《規劃》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旨在布置汽車產業新局。作為國家確定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新能源汽車在未來10年計劃投資額將達1000億元,銷量規模鎖定世界第一。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實現產業化,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保有量達到500萬輛。分析預測,從2012年到2015年間,中國市場電動車銷量年均增速將達到40%左右,其中大部分來自純電動車銷售,到2015年,中國將成為亞洲最大的電動車市場。
故對電動汽車領域各種技術的研發,已經成為汽車技術人員研究的方向。
現有的電動汽車,研發時一般是仿制普通汽車的結構研發,例如CN201410249550公開的一種后橋總成,就屬于這種技術,其中拖曳臂是采用方形鋼管制得,然后以焊接或者以兩個同直線布置的螺栓緊固的方式固定連接在后橋外殼上,這樣,存在整體強度差,使用壽命短,減震效果差且安裝不便等缺陷。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申請人考慮設計了一種電動汽車拖曳臂,其中,將拖曳臂本體設置為豎向的長塊形并采用鑄造后表面設置電鍍防銹層得到,再在邊緣設置方便,以提高強度并延長壽命。但其中,還需要進一步考慮如何方便拖曳臂的安裝連接,并提高安裝連接穩定性,以保證動力傳遞效果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方便拖曳臂的安裝連接,并提高安裝連接穩定性,以保證動力傳遞效果的電動汽車拖曳臂連接孔結構,并進一步提高其減震性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電動汽車拖曳臂連接孔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拖曳臂本體前端的一個橫向鉸軸孔,還包括位于拖曳臂本體后端以及上表面靠近后端位置各自設置的一個橫向鉸軸孔,所述三個橫向鉸軸孔呈三角形布置。
這樣,橫向鉸軸孔的設置方便供拖曳臂兩端的安裝連接,且能夠使得拖曳臂后端形成兩個安裝連接點,這樣,拖曳臂前端一個安裝點,后端兩個安裝點,能夠提高拖曳臂和后橋殼體的連接穩固程度。且三個橫向鉸軸孔呈三角形布置,進一步提高了拖曳臂安裝連接穩固可靠程度。
作為優化,所述拖曳臂本體位于三個橫向鉸軸孔位置安裝有三個減震橡膠圈。這樣,減震橡膠圈可以提高拖曳臂的傳遞動力過程中的減震效果,不僅可以減緩拖曳臂自身承受的沖擊載荷,提高自身保護效果,而且加強了車身減震效果,提高車輛乘坐舒適性。
進一步地,所述減震橡膠圈中部同軸設置有用于安裝鉸軸的金屬筒。這樣,設置的金屬筒,方便將鉸軸傳遞過來的沖擊力均勻地傳遞到橡膠圈,提高對橡膠圈保護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減震橡膠圈表面均布設置有沿寬度方向的通孔,通孔中部兩側向內延伸相連形成有垂直于減震橡膠圈直徑方向的減震隔斷。這樣,減震橡膠圈中的通孔中部設置隔斷的結構,能夠將徑向沖擊力轉化為沿垂直徑向的力,進而分解吸收掉,極大地提高了減震效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方便拖曳臂的安裝連接,提高了安裝連接穩定性,以保證動力傳遞效果,減震性能好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后驅式電動汽車后橋結構從車輛后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取消檢修門后的示意圖。
圖3為圖2中汽車后殼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俯視圖,其中未顯示拖曳臂和車架的結構。
圖5為圖3中單獨拖曳臂部分局部結構的側視圖。
圖6為圖5中單獨拖曳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一種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后驅式電動汽車后橋結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永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永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9133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動汽車后橋阻尼減震機構安裝結構
- 下一篇:自行車后花鼓新型塔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