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接口防塵盒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90023.5 | 申請日: | 2014-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150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祖濤;李晏君;張興田;羅典媛;李丹丹;張擎;劉昱崗;華梓錚;孟冠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C23/02 | 分類號: | G08C23/02;G08C2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專利事務所 51208 | 代理人: | 林毓安 |
| 地址: | 6100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口 防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塑料熱成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的廣泛普及和使用,道路安全狀況日益得到重視,現在的車輛視價格不同所提供的配置也不同,越是高檔的車安全配置越周全。而入門級的家轎和微型面包車除了基本配置外,其他如雷達、視頻等安全配置均需另行加裝,由于車輛往往會在潮濕、浮塵多的環境當中行駛,發動機倉內部環境比較惡劣。目前加裝的道路環境感知系統的各個傳感器直接與車載電腦相連,接口種類及數量繁多,路面上及空氣的雜質和浮塵往往會附著在車輛傳感器的接口上。這會導致了傳感器失靈,電路短路,嚴重時會干擾駕駛員的判斷,直接危及到車輛和人員的安全。傳統的道路環境感知系統的各個傳感器之間相互獨立,并直接與車載電腦相連,接口種類及數量繁多,其可靠性并不高。因此,很有必要發明一種針對多種傳感器信號輸入接口,并進行統一輸出的多接口防塵盒,解決多種傳感器信號輸入接口容易受灰塵影響及輸出接口數量太多的問題。
實用新型的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接口防塵盒,它能有效地將多個接口集成密封和防塵。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多接口防塵盒,包括盒體和面板,盒體為扁桶狀整體結構,注塑成型,其長軸方向的壁板內側設有電路板卡槽,短軸方向的壁板內側設有加強筋,上部壁板兩加強筋之間為薄壁結構,薄壁結構部分的外表面設有散熱片;面板正面分別設有毫米波雷達數據輸入接口、攝像頭數據輸入接口、超聲波聲吶數據輸入接口,USB接口、紅外夜視儀數據輸入接口、導航儀數據輸入接口、數據輸出接口和電源接口。
所述面板正面的所有接口均與面板固定。其主要功能是利用盒子面板上的六個數據輸入接口,可以將加裝在車輛各位置的傳感器集成到一塊電路板上,通過利用數據輸出接口將經過控制系統的統合處理后的數據與車載電腦相連。同時本裝置將電路板與外界隔離,形成密閉的空間,避免了塵埃對傳感器接口的影響,同時還減少了數據輸出接口,提高了車載感知系統的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和原理是:
它可以將車載攝像頭、超聲波聲吶、紅外夜視儀、GPS導航儀、車載毫米波雷達的數據輸出線插入對應的數據輸入接口中。其中預置USB接口為預留接口,以方便連接新加入的傳感器。本實用新型能夠將這些傳感器數據輸入接口以及數據輸出接口集成并且將信號處理器的電路板密封起來,起到了隔絕空氣中的灰塵、保護了電路的作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實用新型利用分布在其面板一側的六個不同的數據輸入接口可以與車輛上加裝的傳感器相連,減少了數據輸出接口數量。
二、本實用新型整體注塑成型,具有密封性好、防塵、防潮的優點。能夠將全部數據接口以及相關的電路板內置于其內,起到了防塵、防潮的作用,提高了道路環境感知系統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為實用新型內部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盒體1為注塑成型的扁桶狀整體結構,在長軸方向的壁板內側設有電路板卡槽14,短軸方向的壁板內側設有加強筋13,上部壁板兩加強筋13之間為薄壁結構12,薄壁結構12部分的外表面設有散熱片2;所述的面板11上接口安裝了毫米波雷達數據輸入接口3、攝像頭數據輸入接口4、超聲波聲吶數據輸入接口5、預置USB接口6、紅外夜視儀數據輸入接口7、GPS導航儀數據輸入接口8、數據輸出接口9和電源接口10。本實用新型主要功能是利用盒子面板上的六個數據輸入接口,可以將加裝在車輛各位置的傳感器集成到盒子內的一塊電路板上,同時,通過利用數據輸出接口可以將經過控制系統的統合處理后與車載電腦相連。本實用新型將相關的電路板與外界隔離,形成密閉的空間,避免了塵埃對傳感器接口的影響,同時還減少了數據輸出接口,提高了車載感知系統的可靠性。
盡管已經結合當前認作是一個最為實用和優選的實施例來描述了本實用新型,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所公開的實施例,而相反是旨在涵蓋包括在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內的多種修改和同等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900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化的萬能紅外遙控系統
- 下一篇:基于WiFi的井地無線數據采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