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量輸液泵偏心擠出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86055.8 | 申請日: | 2014-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194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沈兆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兆華 |
| 主分類號: | A61M5/142 | 分類號: | A61M5/14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東 |
| 地址: | 22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量 輸液 偏心 擠出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液泵,特別涉及一種微量輸液泵偏心擠出機構。
背景技術
輸液是醫療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醫療過程中最普通,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在醫療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用醫用輸液泵來代替重力輸液是醫療技術的一個發展和突破,它以其將少量液體和藥物精確、恒量、恒速、持續泵入人體內的特點,成為ICU治療中的常規設備。由于使用輸液泵的患者多處于病情多變的高危期,輸入的常用藥物包括血管活性藥物、強心藥物、抗心律失常藥、電解質溶液等,稍有不慎都將對患者的病情造成不良影響。若輸液過快,可能會導致中毒,更嚴重時會導致水腫和心力衰竭;輸液過慢則可能發生藥量不夠或無謂地延長輸液時間,使治療受影響并給患者和護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因此輸液泵的質量控制也就至關重要。而保證輸液泵的技術性能的可靠性,則是醫學計量的核心工作。現有技術中的微量輸液泵精度較差,從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微量輸液泵偏心擠出機構,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精度較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微量輸液泵偏心擠出機構,包括設置在殼體內的輸液軟管和轉軸,殼體的上部還是設置有進液管,所述進液管連接殼體外部的輸液管和殼體內部的輸液軟管,所述輸液軟管繞轉軸呈弧形布置,所述轉軸上固定有偏心輪,所述殼體外部設置有與所述輸液軟管相匹配的壓板。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驅動轉軸轉動,從而帶動偏心輪轉動,偏心輪配合壓板擠壓輸液軟管,完成微量輸液動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偏心輪擠壓輸液軟管實現微量輸液,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輸液控制方便,精度較高。本實用新型可用于輸液過程中。
為了進一步提高輸液精度,所述偏心輪設置有四個,所述凸輪沿轉軸軸向螺旋分布,且相鄰偏心輪之間相位角相差90°。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轉軸和偏心輪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殼體,2輸液管,3進液管,4輸液軟管,5偏心輪,6轉軸,7壓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微量輸液泵偏心擠出機構,包括設置在殼體1內的輸液軟管4和轉軸6,殼體1的上部還是設置有進液管3,進液管3連接殼體1外部的輸液管2和殼體1內部的輸液軟管4,輸液軟管4繞轉軸6呈弧形布置,轉軸6上固定有偏心輪5,殼體1外部設置有與輸液軟管4相匹配的壓板7,偏心輪5設置有四個,凸輪沿轉軸6軸向螺旋分布,且相鄰偏心輪5之間相位角相差90°。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通過微型電機驅動動轉軸6轉動,轉軸6的轉動帶動偏心輪5周期性擠壓輸液軟管4,完成微量輸液動作,通過在轉軸6上設置四個相位差90°的偏心輪5進一步增強了輸液的精度。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兆華,未經沈兆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8605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