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保溫磚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84720.X | 申請日: | 2014-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435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萬魯彥;徐文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菏澤霸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1/41 | 分類號: | E04C1/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74400 山東省菏澤市曹***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溫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墻體砌筑材,具體涉及一種磚體,特別是涉及一種自保溫磚。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建筑節能工作的全面推進和不斷深化,對不同形式保溫體系提出了迫切需求,使得結構節能一體化成為了結構體系發展和應用的重要方向。結構與節能一體化,不僅豐富了建筑結構體系,也能較好地解決了保溫體系與建筑同壽命的問題,推動了我國墻體材料的革新和建筑節能工作的發展。
空心磚分為水泥空心磚,粘土空心磚,頁巖空心磚。空心磚只是一種建筑材料,用科學的方法使用是沒有問題的。空心磚在使用上科學性非常強,質量要求也高,勘察地基是否適合使用空心磚、怎么來設計、施工時水泥等相關配料有沒有問題等都有關系。按嚴格的程序科學使用,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標準使用合格的空心磚,是沒有問題的。同樣的道理,如果在實心磚使用上沒有嚴格執行國家的相關標準,也同樣會出問題。但是傳統的空心磚體保溫效果差,受到結構的限制,空心磚體保溫效果大大降低,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
因此,生產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加工方便快捷,成本低,使用壽命長,工作和運行效率高,保溫效果好,節能環保的自保溫磚,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加工方便快捷、成本低、使用壽命長、工作和運行效率高、保溫效果好、節能環保的自保溫磚。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自保溫磚,包括空心磚前塊和空心磚后塊,所述的空心磚前塊和空心磚后塊之間固定安裝有保溫板,在空心磚前塊的內側縱向設置有第一凹槽,在空心磚后塊的內側縱向開設有第二凹槽,在保溫板與空心磚前塊和空心磚后塊的連接位置分別設置有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第一凸塊固定安裝在第一凹槽內,第二凸塊固定安裝在第二凹槽內,在保溫板的上部設置有上部連接凸塊,在保溫板的下部設置有與上部連接凸塊相配合的下部連接凹槽,在保溫板的一側設置有左側連接凸塊,在保溫板的另一側設置有與左側連接凸塊相配合的右側連接凹槽。
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互交錯分布空心磚前塊和空心磚后塊對應的內側面上,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相互交錯分布在保溫板的兩側。
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形狀相同,第一凸塊和第二凸塊的形狀相同,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塊相互嚙合,第二凹槽和第二凸塊相互嚙合。
所述的第一凹槽的形狀為T型槽、燕尾槽、C型槽、漏斗或者喇叭口狀結構。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積極效果:本產品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空心磚前后塊和加載中間的保溫板三者成為一體,不但增加了強度,提高了保溫性能,并且可以對外墻施工時減少一個保溫工藝過程,省卻了需要在建筑外墻外側還要加鋪保溫材料板的工藝要求,使外墻施工更加快捷和方便,同時也降低了施工費用;本產品砌塊重量輕,強度高,第一凹槽的形狀為T型槽、燕尾槽、C型槽、漏斗或者喇叭口狀結構,在凹槽和凸塊相互嚙合的作用下,使空心磚前后塊和加載中間的保溫板三者成為一體,結構牢固,穩定系數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三。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四。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4、5所示,包括空心磚前塊1和空心磚后塊2,所述的空心磚前塊1和空心磚后塊2之間固定安裝有保溫板3,在空心磚前塊1的內側縱向設置有第一凹槽4,在空心磚后塊2的內側縱向開設有第二凹槽5,在保溫板3與空心磚前塊1和空心磚后塊2的連接位置分別設置有第一凸塊6和第二凸塊7,第一凸塊6固定安裝在第一凹槽4內,第二凸塊7固定安裝在第二凹槽5內,在保溫板3的上部設置有上部連接凸塊9,在保溫板3的下部設置有與上部連接凸塊9相配合的下部連接凹槽8,在保溫板3的一側設置有左側連接凸塊11,在保溫板3的另一側設置有與左側連接凸塊11相配合的右側連接凹槽10。
所述的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相互交錯分布空心磚前塊1和空心磚后塊2對應的內側面上,第一凸塊6和第二凸塊7相互交錯分布在保溫板3的兩側。所述的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的形狀相同,第一凸塊6和第二凸塊7的形狀相同,第一凹槽4和第一凸塊6相互嚙合,第二凹槽5和第二凸塊7相互嚙合。所述的第一凹槽4的形狀為T型槽、燕尾槽、C型槽、漏斗或者喇叭口狀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菏澤霸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菏澤霸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8472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免打結自剪線荷包鉗
- 下一篇:一種膀胱鏡、輸尿管鏡、腎鏡下一次性標本取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