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頻雙饋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81395.1 | 申請日: | 2014-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578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平;董明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偶極通信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8 | 分類號: | H01Q1/38;H01Q1/50;H01Q1/52;H01Q9/18;H01Q2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趙郁軍;程鳳儒 |
| 地址: | 10248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頻 天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頻雙饋天線,屬于天線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和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各式各樣的天線已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導航、無線路由等終端設備中,天線的樣式及規格大多根據所使用的終端設備的性能而設計。目前已有的天線大多為2.4GHz單頻天線或是2.4/5GHz雙頻天線,雙頻天線一般需設置雙工器等電路器件實現兩種頻率信號的隔離,這既增加了天線結構的復雜性,也額外增加了制造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原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頻雙饋天線,該雙頻雙饋天線可實現2.4/5GHz雙頻段信號的收發,無需額外設置雙工器等電路器件即可達到較高的隔離度,具有成本低,易量產的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雙頻雙饋天線,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及殼體內的第一、第二天線單元,
該第一天線單元包括同軸電纜(1)、PCB基板上的兩組偶極子,其中一組偶極子與該同軸電纜(1)的屏蔽線電性連接,另一組偶極子中的半臂(63)與該同軸電纜(1)的屏蔽線電性連接,另一半臂(64)與該同軸電纜(1)的線芯電性連接;
該第二天線單元包括同軸電纜(2),PCB基板上的偶極子及扼流器,該扼流器與該同軸電纜(2)的屏蔽線電性連接,該偶極子的半臂(92)與該同軸電纜(2)的屏蔽線電性連接,另一半臂(93)與該同軸電纜(2)的線芯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
所述第一天線單元的兩組偶極子分別由PCB基板上的銅箔層輻射貼片(61、62)與銅箔層輻射貼片(63、64)構成,該銅箔層輻射貼片(61、62、63、64)的等效長度均為1/4λ。
所述第二天線單元的偶極子由PCB基板上的銅箔層輻射貼片(92、93)構成,所述扼流器由PCB基板上的銅箔層輻射貼片(91)構成,該銅箔層輻射貼片(92、93、91)的等效長度均為1/4λ。
所述第一天線單元的兩組偶極子的間距為1λ。
所述第一天線單元與第二天線單元的偶極子在中心頻點2450MHz處同相位饋電。
所述殼體由上殼體與下殼體組成,該上殼體、下殼體與所述第一、第二天線單元組裝后通過一關節連接部件與終端設備相連接。
所述同軸電纜(1、2)的特性阻抗為50歐姆。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雙頻雙饋天線,可實現雙頻段信號的收發,無需額外設置雙工器等電路器件即可達到較高的隔離度,且天線的結構及電性能穩定,適用于室內多種類型的移動通信系統類的終端設備,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環保、易量產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兩個天線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兩個天線單元的波形相位及幅值示意圖。
圖5A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天線單元的駐波圖。
圖5B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天線單元的駐波圖。
圖6A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天線單元的方向圖。
圖6B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天線單元的方向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兩個天線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雙頻雙饋天線,包括殼體及殼體內部的兩個天線單元,
如圖2及圖3所示,兩個天線單元分別為第一天線單元(2.4GHz天線)和第二天線單元(5GHz天線);其中,第一天線單元包括同軸電纜1、PCB基板10上的銅箔層輻射貼片61、62、63、64,銅箔層輻射貼片61與銅箔層輻射貼片62構成偶極子,銅箔層輻射貼片61及銅箔層輻射貼片62均與同軸電纜1的屏蔽線(如圖2、3中的71、72處)電性連接(焊接),銅箔層輻射貼片63與銅箔層輻射貼片64構成偶極子,銅箔層輻射貼片63與同軸電纜1的屏蔽線(圖2、3中的73處)電性連接,銅箔層輻射貼片64與同軸電纜的線芯74電性連接;上述兩組偶極子的間距為1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偶極通信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偶極通信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813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衍生的二維左手材料結構
- 下一篇:一種新型風冷散熱電池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