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臨時支護用礦用單體液壓支柱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680946.2 | 申請日: | 2014-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530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8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趙成信;吳金利;劉巍;王和平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淮北安來機電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5/44 | 分類號: | E21D15/44;E21D15/5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5047 安徽省淮***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臨時 支護 用礦用 單體 液壓 支柱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支柱,更確切地說涉及一種對井下掘進的巷道頂部進行臨時支護的單體液壓支柱。
背景技術(shù)
煤礦井下掘進臨時支護和井下其它臨時支護困擾了煤礦生產(chǎn)多年,其難題在于:1、支護頻繁、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所用支護產(chǎn)品重量重。井下掘進工作是分階段施工。期間,需要對巷道頂部進行臨時支護,以保護施工人員的安全。當(dāng)一個階段的巷頂、巷壁加固和其它設(shè)施跟進敷設(shè)完工后,再進行下一階段的掘進施工。這樣,反復(fù)躍進,完成掘進開拓至采煤工作面。一個掘進班隊,每天要完成6-8個階段的掘進進尺任務(wù)。因此,頻繁支護、頻繁撤柱消耗了掘進工人的時間和體力。同時,臨時支護所用的支柱重量太重。如DW31.5(3.15M)的支柱,其重量為78㎏,一個人扛不動,二個人抬也吃力,一個班要撤柱,支護8次左右,對工人的勞動強度太大,而且,也直接影響工作效率。2、不安全因素增加。由于每個班要頻繁支護,頻繁撤柱達8次之多,工人勞動強度大,易疲勞,不安全因素增大。據(jù)調(diào)查,一個中型煤礦,每年因臨時支護而砸殘、砸傷的工人就有8~10人之多,對于煤礦來說,安全為天。3、由于掘進巷道是開拓單位,離井下液壓泵站距離較遠。因此,臨時支護的支柱供液也是難題之一,且對支柱供液的水質(zhì)質(zhì)量必須降低,最好使用井下的清水。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臨時支護用礦用單體液壓支柱,重量輕、易支護,提高勞動效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
本實用新型包括油缸、活柱、底座、手把體、頂蓋、三用閥座體、密封堵、密封件、復(fù)位彈簧,所述的密封件為O形密封圈、防擠圈、D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油缸外觀呈竹桿形,油缸在連接底座、手把體、三用閥座體處的外壁為竹節(jié)狀,其余的油缸外壁為竹筒狀;所述的活柱頂端孔內(nèi)裝有密封堵,頂端外圓安裝頂蓋;油缸通過連接鋼絲與底座、手把體相連;所述的三用閥座體設(shè)置在手把體下端,焊固在油缸外壁上。
由上述技術(shù)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重量輕,易支護,安全系數(shù)增大,液壓泵站、高壓水泵均能對支柱供液,供液介質(zhì)使用清水等。1、支柱重量大幅度減輕,一個人可提走、可支護和撤柱。比原來使用的支柱輕的了很多,如DWL31.5-150/90型支柱,重量是44㎏多一點,而原來的DWS31.5-250/100的支柱重量為78㎏,兩相比較,輕了33㎏。2、支柱外觀造型美觀,原始高度矮,注液高度恒定,適用于高矮人群的支護和撤柱的操作,因此保障了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3、支柱額定工作液壓大于支護壓力2倍。由于掘進巷道的頂及兩壁多為巖層,對于掘進頂板地質(zhì)壓力不大,其煤礦的要求支柱的工作壓力在9MPa以下就能滿足臨時支護的壓力要求,本實用新型的支護壓力提高到2倍以上,為19.1MPa,大大的提高了安全系數(shù)。4、液壓泵站、高壓水泵均可對支柱供液,所使用的供液介質(zhì)完全是清水。使用壓力在3MPa的高壓水泵進行支柱供液,液體全是清水,十分環(huán)保。且減少了以往液壓泵站的安裝、供液管路的敷設(shè)等工序,大大提高了掘進效率,降低了采煤成本。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活柱導(dǎo)向環(huán),3.O形密封圈Ⅰ,4.防擠圈Ⅰ,5.連接鋼絲Ⅰ,6.油缸,7.活柱,8.復(fù)位彈簧,9.手把體,10.?連接鋼絲Ⅱ,11.?O形密封圈Ⅱ,12.?防擠圈Ⅱ,13.D形密封圈,14.防擠圈Ⅲ,15.手把體導(dǎo)向環(huán),16.防塵圈,17.頂蓋,18.彈性圓柱銷,19.密封堵,20.?O形密封圈Ⅲ,21.?防擠圈Ⅳ,22.三用閥座體,23.彈簧掛鉤,24.限位臺,25.底座掛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底座1、油缸6、活柱7、復(fù)位彈簧8、手把體9、頂蓋17、密封堵19、三用閥座體22、密封件等組成。
所述的油缸6是支柱下部的承載桿件,也是液壓作用力的腔體,主要承受徑向力,通過連接鋼絲Ⅰ5與底座1、通過連接鋼絲Ⅱ10與手把體9分別相連,外觀呈竹桿形,在安裝底座1、手把體9、三用閥座體22處的油缸6的外壁為竹節(jié)狀,其余的油缸6的外壁為竹筒狀。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淮北安來機電裝備有限公司,未經(jīng)淮北安來機電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80946.2/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