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術后捆扎用胸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80683.5 | 申請日: | 2014-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332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樹鐵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樹鐵 |
| 主分類號: | A61F13/14 | 分類號: | A61F13/14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科誠專利事務所 13113 | 代理人: | 馬淑文 |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張家口市***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術后 捆扎 用胸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品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手術后捆扎用胸帶。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上用的胸帶是兩端分叉式的,使用時醫生要將一端的分叉逐一的用另一端的分叉壓住捆扎。這樣無疑對醫務工作者的技術要求高,而且費時、費力;而且效果并不理想,患者醒后稍一活動就會松馳。有時一天之中,需幾次捆扎,非常麻煩,而且不利于患者傷口的愈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種手術后捆扎用胸帶,可以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
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在胸帶一端的外側設有數個環套;另一端為與環套數量相同的分叉,并在分叉根部和端部的外側分別設有相同數量的粘扣或鈕扣。
?進一步,所述的環套設置在距端邊350mm-500mm處。
進一步,所述的分叉的長度為700mm-1000mm。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使用時方便、快捷,減輕了醫務工作者的勞動強度和操作難度,極大的方便了醫務工作者,同時有益于患者傷口的恢復。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胸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中:1帶體、2分叉、3環套、4粘扣。
從圖2可知,在胸帶一端的外側設有數個環套3;另一端為與環套3數量相同的分叉2,并在分叉2根部和端部的外側分別設有相同數量的粘扣4或鈕扣。
?所述的環套3設置在距端邊350mm-500mm處。
所述的分叉2的長度為700mm-1000mm。
本實用新型可設為大、中、小三種型號,以適用各類不同體型的人群。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分叉2逐一穿過胸帶一端的對應環套3,然后回折,按要求的松緊程度分叉端部的粘扣4選擇根部適合的(每個分叉根部可設有2-3個粘扣)粘扣粘合。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樹鐵,未經李樹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8068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