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潔式地下排水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67965.1 | 申請日: | 2014-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122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本勛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本勛 |
| 主分類號: | E03F3/02 | 分類號: | E03F3/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連君 |
| 地址: | 266400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 排水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下排水系統,尤其涉及一種自潔式地下排水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地下排水系統中,涵管多為柱形管,也有一定坡度,但是頂壁和底壁都是平行的。該類地下排水系統在應用于平緩路段等地下排水時,會出現這樣一種不良現象即雨水攜帶著一些泥土、砂石等,以及城市居民排出的污水,流經涵管后,在短期內就會在涵管內造成泥漿等沉積,容易堵塞管道,造成排水不暢,管道內的水體冒溢;而且,對沉積泥漿的清理非常不便,往往只適合人力清淤,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及物力,管理成本很大。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的地下排水系統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自潔式地下排水系統。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自潔式地下排水系統,包括若干個依次排布的污泥井,各污泥井配置有能夠打開的井蓋,相鄰污泥井之間通過一段涵管相連;所述每段涵管的頂壁與路面平行或者保持水平,其底壁成傾斜狀;所述各污泥井,朝向上游一側的下井壁上端與相接的一涵管的底壁的下游端相連,朝向下游一側的下井壁上端與相接的另一涵管的底壁的上游端相連。
優選的,所述涵管位于污泥井下游一段的入口端口徑不小于上游一段涵管的入口端口徑。
優選的,所述涵管的底壁的坡度比范圍為1:100~1:10。
優選的,所述涵管的斷面為圓形、方形或者矩形。
優選的,所述涵管是現場澆筑制成的,或者是預制件。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在應用于平緩路段的地下排水時,涵管的底壁坡度對管內泥沙有順著水流沖刷的效果,污泥可以隨著水流更好的流向污泥井,不僅對內管壁有清潔的效果,還有利于污泥罐車對污泥井及其上游堆積泥漿的汲取,可節省大量人力及物力,節省管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結合圖1,一種自潔式地下排水系統,包括若干個依次排布的污泥井2,各污泥井2配置有能夠打開的井蓋3,相鄰污泥井2之間通過一段涵管1相連。涵管1的頂壁與路面平行,其底壁順著水流方向向下傾斜,保持一定的坡度,該斜坡的坡度即底壁的坡度比范圍為1:100~1:10。涵管1斷面可為圓形、方形或者矩形;涵管1可選擇現場澆筑制成,或選用預制件。各污泥井2,朝向上游一側的下井壁21上端與相接的一涵管1的底壁的下游端12相連,朝向下游一側的下井壁22上端與相接的另一涵管1的底壁的上游端11相連。涵管1位于污泥井2下游一段的入口端口徑不小于上游一段涵管的入口端口徑。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本勛,未經王本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679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