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斷屑槽的滾銑刀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65969.6 | 申請日: | 2014-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210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彭永清;劉國躍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C5/00 | 分類號: | B23C5/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馬強;李發軍 |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斷屑槽 銑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斷屑槽的滾銑刀。
背景技術
雙金屬鋸條齒型滾銑刀是鋸條加工過程中用于銑削鋸條以成型齒形的刀具,根據不同齒形的鋸條,有不同齒形的滾銑刀,多數滾銑刀為單排齒成型或多排齒錯齒成型,滾銑刀基本表面和側刃后部并沒有多開設溝槽之類的斷屑部分。
這種滾銑刀本身原材料消耗大,生產效率低,鋸帶殘屑不能及時有效地脫落,導致銑削成型后的鋸帶尖表面粗糙度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帶斷屑槽的滾銑刀,該滾銑刀在銑削過程中,可有效實現鋸帶鐵屑自動斷裂,排屑更加通暢,有效降低機床震動,減小摩損,提高銑削表面質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帶斷屑槽的滾銑刀,滾銑刀具有多排滾銑刀齒,每排滾銑刀齒包括多個滾銑刀齒,相鄰兩排滾銑刀齒交錯設置以形成加工鋸帶的齒尖部分的間隙;其結構特點是,每個滾銑刀齒的側刃后部具有便于使鋸帶鐵屑斷屑脫落的溝槽。
所述相鄰兩排滾銑刀齒交錯設置以加工形成鋸帶的齒尖部分是指同一排滾銑刀齒的相鄰兩個滾銑刀齒之間具有間隙,相鄰一排的滾銑刀齒在此間隙處一側設有一個滾銑刀齒,即相鄰兩排滾銑刀齒的設置位置剛好錯開一個滾銑刀齒的位置,以使一排滾銑刀齒的間隙與相鄰一排的滾銑刀齒之間形成一個間隙用來加工鋸帶的齒尖部分。
由此,在加工鋸帶的過程中,由于溝槽的設置,鋸帶鐵屑會自動及時地從鋸帶本體脫落,從而避免對成型后的鋸帶齒尖表面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本實用新型的滾銑刀包含帶鋸條銑刀。
以下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
優選地,所述溝槽呈螺旋狀并列分布在滾銑刀齒側刃后部,即單排齒與其相鄰排齒的齒基本表面和側刃后部的溝槽呈螺旋狀,單個滾銑刀齒上的單個溝槽形成螺旋線的一段。
優選地,每個滾銑刀齒上開有至少一個溝槽。對于多個溝槽而言,每個滾銑刀齒上的溝槽可以是等距排列。當然,每個滾銑刀齒上的溝槽也可以是非等距排列。
進一步地,所述溝槽的深度為0.1mm-2mm,所述溝槽的寬度0.5mm-4mm。
所述溝槽為弧形槽,如圓形或橢圓形的一部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所涉及斷屑槽能很好地利用滾銑刀本身的旋轉與進給運動,將銑削所產生的鋸帶鐵屑從鋸帶本體上更有效的脫落并排出,可以在減少銑削阻力的同時,提高銑削效率,提高銑削表面質量。
本實用新型經過實驗證明可行,銑削結果滿意,值得推廣。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原理圖;
圖2是圖1的I處放大圖;
圖3是某一個滾銑刀齒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
1-滾銑刀齒;????2-溝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帶斷屑槽的滾銑刀,如圖1所示,滾銑刀相鄰兩排齒交錯形成鋸帶齒尖部分,每排齒的側刃后部有溝槽,如圖中放大部分I,溝槽螺旋狀分布于滾銑刀齒1側刃后部上,數量為單個或多個。圖1中實線部分為一排齒,虛線部分為相鄰的一排齒。滾銑刀進行銑削運動時,實線與虛線部分交叉位置,即形成鋸條齒尖。滾銑刀齒1側刃后部有溝槽并不表示銑出來的鋸帶齒溝處有凸起,因為滾銑刀進行銑削旋轉運動,在進給過程中能很好地保證銑削表面的光滑過渡。
滾銑刀齒1側刃后部有螺旋狀并列分布的溝槽2,即單排齒與其相鄰排的齒部溝槽2成螺旋式;每排齒上的單個齒上有一個或多個溝槽2;溝槽2形狀可為圓形,橢圓形的一部分,即為弧形;溝槽2深度為0.1mm-2mm,寬度0.5-4mm,根據不同齒形設計不同弧形尺寸。
上述實施例闡明的內容應當理解為這些實施例僅用于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6596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