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碳纖維魚竿的竿胚脫模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64009.8 | 申請日: | 2014-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783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馬超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威爾瑪漁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3/44 | 分類號: | B29C33/44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 34117 | 代理人: | 婁爾玉 |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纖維 魚竿 脫模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碳纖維魚竿生產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碳纖維魚竿的竿胚脫模設備。
背景技術:
魚竿是一種捕魚工具,外形為細長桿狀物,通常有一個把手,由把手到后端逐漸變細變尖,要用一根釣線連接帶有餌料的魚鉤來使用。魚竿按照材質分為竹木、玻璃鋼和碳纖維竿三大類,其中碳纖維竿是采用高科技碳纖維布制造而成的。碳纖維竿的制造包括模具設計、裁布、燙接、卷制、纏帶、固化、脫模、裁斷、研磨和涂裝。固化后取出的竿胚仍然附著于模具之上,需要將竿胚與模具分離,以完成后續的加工過程。目前大多數工廠使用的脫模機具有結構復雜、運行不穩定和易損壞竿胚結構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和工作效率高的碳纖維魚竿的竿胚脫模設備。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碳纖維魚竿的竿胚脫模設備,包括機架、模具固定裝置和竿胚夾緊裝置,所述機架兩側平行設有擋邊,所述模具固定裝置由三爪卡盤、連接板和第一氣缸組成,所述連接板兩側設有U形凹槽,連接板通過U形凹槽卡在擋邊上,所述竿胚夾緊裝置由兩個表面設有半圓形凹槽的夾緊塊和第二氣缸組成,第二氣缸連接在夾緊塊外側,所述夾緊塊閉合后中心形成一個圓形通孔。
所述通孔直徑大于模具管徑而小于竿胚管徑。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時,先將模具一端固定在三爪卡盤內,竿胚放在夾緊塊外側,然后打開第二氣缸工作開關,第二氣缸向內運動使夾緊塊閉合,再打開第一氣缸工作開關,第一氣缸帶動三爪卡盤向右運動,由于竿胚被卡在夾緊塊外側,所以第一氣缸只能帶動模具向右移動,從而使竿胚和模具分離以完成竿胚的脫模過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借助氣缸完成竿胚的脫模過程,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保護竿胚結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竿胚夾緊裝置結構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A-A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碳纖維魚竿的竿胚脫模設備,包括機架10、模具固定裝置20和竿胚夾緊裝置30,所述機架兩側平行設有擋邊101,所述模具固定裝置由三爪卡盤201、連接板202和第一氣缸203組成,所述連接板兩側設有U形凹槽204,連接板通過U形凹槽卡在擋邊上,所述竿胚夾緊裝置由兩個表面設有半圓形凹槽的夾緊塊301和第二氣缸302組成,第二氣缸連接在夾緊塊外側,所述夾緊塊閉合后中心形成一個圓形通孔。
所述通孔直徑大于模具管徑而小于竿胚管徑。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威爾瑪漁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威爾瑪漁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6400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視可控厚度測試板材模具
- 下一篇:玻璃鋼產品成型活塊定位鎖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