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壓鑄機的通用型循環水冷壓射頂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58772.X | 申請日: | 2014-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623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15 |
| 發明(設計)人: | 蔣功科;王慶生;童義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蔣劍鋒 |
| 主分類號: | B22D17/22 | 分類號: | 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323 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壓鑄機 通用型 循環 水冷 壓射頂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壓鑄領域,具體為一種壓鑄機的通用型循環水冷壓射頂桿。
背景技術
壓鑄是一種金屬鑄造工藝,其特點是利用模具腔對融化的金屬施加高壓。模具通常是用強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這個過程有些類似注塑成型。大多數壓鑄鑄件都是不含鐵的,例如鋅、銅、鋁、鎂、鉛、錫以及鉛錫合金以及它們的合金。根據壓鑄類型的不同,需要使用冷室壓鑄機或者熱室壓鑄機。
鑄造設備和模具的造價高昂,因此壓鑄工藝一般只會用于批量制造大量產品。制造壓鑄的零部件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這一般只需要四個主要步驟,單項成本增量很低。壓鑄特別適合制造大量的中小型鑄件,因此壓鑄是各種鑄造工藝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同其他鑄造技術相比,壓鑄的表面更為平整,擁有更高的尺寸一致性。
本文中詳述的是關于冷室壓鑄方式的壓鑄機的優化改進,適用于包括鋁、鎂、銅以及含鋁量較高的鋅合金。在這種工藝中,需要在一個獨立的坩堝中先把金屬熔化掉。然后一定數量的熔融金屬被轉移到一個未被加熱的注射室或注射嘴中。通過液壓或者機械壓力,這些金屬被注入模具之中。
在此種壓鑄機中,需要使用的一個必須的構件為壓射頂桿,用來推射注射室或注射嘴中熔融金屬到模具中;而推射壓射頂桿需要使用較大的外力作用在推射壓射頂桿的尾端,容易導致壓射頂桿尾端損耗或者破裂;而且壓射頂桿長期與高溫的熔融金屬液接觸,容易老化損耗,因此必須要有較好的降溫防護措施。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壓鑄機的通用型循環水冷壓射頂桿,有效降低壓鑄過程中壓射頂桿的溫度,同時能防止壓射頂桿末端被撞壞,延長了使用壽命。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壓鑄機的通用型循環水冷壓射頂桿,它包括頂桿體(1),所述頂桿體(1)中空,其前端封閉,通過連接件(2)連接有壓鑄頭(3);所述頂桿體(1)末端設置有通孔,所述頂桿體(1)的中空內部距離通孔處通過設置的隔板(101)將頂桿體(1)的內部空腔分隔為進水腔(102)和回水腔(103)兩部分;在所述隔板(101)兩邊的頂桿體(1)上分別設置有進水管(51)和回水管(52);所述頂桿體(1)的空腔內配合有連通件(4),所述連通件(4)在隔板(101)處分為空腔體(401)與通水管(402)兩部分;所述空腔體(401)嵌入在所述頂桿體(1)的末端,所述空腔體(401)兩側設置有貫通孔(403),且所述空腔體(401)末端開口,開口處設置有管端螺母(6)。
進一步的,所述連通件(4)上的空腔體(401)末端開口處設置有沉孔(404),所述沉孔(404)后面設置有沉臺(406)。
進一步的,所述管端螺母(6)與空腔體(401)末端通過管螺紋密封,且管端螺母(6)的外端面上設置有內六角槽(601)。
進一步的,所述管端螺母(6)上的與沉臺(406)相配合的地方套有密封圈(405)。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一種壓鑄機的通用型循環水冷壓射頂桿,有效降低壓鑄過程中壓射頂桿的溫度;在壓射頂桿末端設置的沉孔、沉臺,以及可替換的管端螺母,同時能防止壓射頂桿末端被撞壞,延長了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剖視圖。
圖2為圖1中主體部分放大示意圖。
圖中所述文字標注表示為:1、頂桿體;101、隔板;102、進水腔;103、回水腔;2、連接件;3、壓鑄頭;4、連通件;51、進水管;52、回水管;6、管端螺母;601、內六角槽;401、空腔體;402、通水管;403、貫通孔;404、沉孔;405、密封圈;406、沉臺。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關系為:它包括頂桿體1,所述頂桿體1中空,其前端封閉,通過連接件2連接有壓鑄頭3;所述頂桿體1末端設置有通孔,所述頂桿體1)的中空內部距離通孔處通過設置的隔板101將頂桿體1的內部空腔分隔為進水腔102和回水腔103兩部分;在所述隔板101兩邊的頂桿體1上分別設置有進水管51和回水管52;所述頂桿體1的空腔內配合有連通件4,所述連通件4在隔板101處分為空腔體401與通水管402兩部分;所述空腔體401嵌入在所述頂桿體1的末端,所述空腔體401兩側設置有貫通孔403,且所述空腔體401末端開口,開口處設置有管端螺母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蔣劍鋒,未經蔣劍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5877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