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適用于倒擋撥叉的上平面加工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51743.0 | 申請日: | 2014-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770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詩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和劍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C3/00 | 分類號: | B23C3/00;B23Q3/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孔祥超 |
| 地址: | 402761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適用于 倒擋撥叉 平面 加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機械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銑倒擋撥叉上平面的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倒擋擋撥叉是汽車變速器的重要部件之一,為鑄造成型件,需要用銑床對撥叉的上平面進行精加工,現有加工過程中,通常采用三爪卡盤將倒擋撥叉的圓軸部位夾緊,再采用臥式銑床進行加工。利用三爪卡盤進行裝夾,非常麻煩,生產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擬提供一種適用于倒擋撥叉的上平面加工機,對工件快速夾緊后,再采用立式銑床對撥叉的上平面進行精加工,非常方便快捷,以提高生產效率。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適用于倒擋撥叉的上平面加工機,包括臺架(1)、工裝底板(2)和立式銑床(10),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裝底板(2)位于臺架(1)的正上方,工裝底板(2)的中部懸空、左右兩端通過側支承塊(3)與臺架(1)固連在一起,在所述工裝底板(2)與臺架(1)之間第一豎直氣缸(4),所述工裝底板(2)的上方靠近工裝底板(2)前邊緣的位置處固設有立板(5),所述立式銑床(10)的銑刀盤位于立板(5)的左外側;
所述立板(5)的后側壁上固設有垂直于后側壁的套裝圓柱(6)、與倒擋撥叉叉口寬度匹配并能伸入倒擋撥叉叉口內的定位塊(7),在工裝底板(2)的上方安裝有第二豎直氣缸(8),當倒擋撥叉的圓孔套在套裝圓柱(6)上,同時定位塊(7)伸入倒擋撥叉的叉口內時,第二豎直氣缸(8)的頂桿向上伸出后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下端面,第一豎直氣缸(4)的頂桿向上伸出后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腰部,所述第二豎直氣缸(8)的頂桿、套裝圓柱(6)、第一豎直氣缸(4)的頂桿、定位塊(7)從左到右依次設置。
使用方法:首先放置待加工工件,將倒擋撥叉的圓孔套在套裝圓柱上,并使定位塊卡入倒擋撥叉的叉口內,由于倒擋撥叉的下端面為粗糙面,采用第二豎直氣缸作為活動支承塊使用;之后,再啟動第一豎直氣缸和第二豎直氣缸,使第二豎直氣缸的頂桿向上伸出后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下端面,第一豎直氣缸的頂桿向上伸出后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腰部,此時裝夾定位完成;立式銑床的銑刀盤向下進給,從而加工倒擋撥叉的上平面。加工完成后,第一豎直氣缸、第二豎直氣缸和銑刀盤回位,再將加工完成的倒擋撥叉取下。
作為上述方案的優選,所述定位塊(7)由伸入倒擋撥叉叉口內的定位部分、位于倒擋撥叉叉口外的安裝部分一體組成,定位部分與倒擋撥叉的叉口間隙配合,安裝部分的寬度大于定位部分,所述定位塊(7)的安裝部分相對其定位部分向下折彎。增設安裝部位用于與立板固定,定位部分與倒擋撥叉的叉口間隙配合以方便裝卸工件,右定位塊的安裝部分相對其定位部分向下折彎以減少占用空間,從而降低右立板的高度。
進一步,所述第一豎直氣缸(4)的頂桿端頭為曲面,并與換擋撥叉被支承部位的曲面匹配。采用曲面配合,以增大接觸面積,提高支承力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構思新穎,設計巧妙,通過裝夾機構將工件裝夾定位,再用立式銑床對撥叉的上平面進行精加工,非常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裝夾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結合圖1、圖2所示,一種適用于倒擋撥叉的上平面加工機,主要由裝夾機構和立式銑床10兩部分組成,其中裝夾機構由臺架1、工裝底板2、兩側支承塊3、第一豎直氣缸4、立板5、套裝圓柱6、定位塊7、第二豎直氣缸8等組成。
工裝底板2位于臺架1的正上方,工裝底板2的中部懸空、左右兩端通過側支承塊3與臺架1固連在一起。工裝底板2采用中部懸空,是為了騰出空間用于布置第一豎直氣缸4。
在工裝底板2與臺架1之間設置有第一豎直氣缸4,工裝底板2的上方靠近工裝底板2前邊緣的位置處固設有立板5。立式銑床10的銑刀盤位于立板5的左外側。
立板5的后側壁上固設有垂直于后側壁的套裝圓柱6、與倒擋撥叉叉口寬度匹配并能伸入倒擋撥叉叉口內的定位塊7。在工裝底板2的上方安裝有第二豎直氣缸8,當倒擋撥叉的圓孔套在套裝圓柱6上,同時定位塊7伸入倒擋撥叉的叉口內時,第二豎直氣缸8的頂桿向上伸出后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下端面,第一豎直氣缸4的頂桿向上伸出后正好支承在倒擋撥叉的腰部。第二豎直氣缸8的頂桿、套裝圓柱6、第一豎直氣缸4的頂桿、定位塊7從左到右依次設置,從而保證了倒擋撥叉在立板上裝夾時,上平面位于左側且朝上,而叉口位于右側。第一、第二豎直氣缸4、8均帶有一個可向上伸出的頂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和劍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和劍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517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二擋撥叉上平面加工設備
- 下一篇:初型模散熱槽加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