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U字形銅排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651215.5 | 申請日: | 2014-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894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04 |
| 發明(設計)人: | 黎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鴿牌電線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5/02 | 分類號: | H01B5/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黃書凱 |
| 地址: | 401120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字形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器元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U字形銅排。
背景技術
銅排又稱銅母排是一種長導體,其材質為銅,截面形狀通常矩形、倒角矩形或圓角矩形,現實生活中通常采用圓角矩形銅排,以免產生尖端放電,尖端放電是指在強電場作用下物體尖銳部分發生的一種放電現象。銅排在電路中起輸送電流和連接電氣設備的作用。銅排主要是用于成套配電裝置中,一般是配電柜中的U相、V相、V相母排和PE母排。銅排通常都是裸裝在配電柜內的,銅排與配電柜壁有一定間隙,然而配電柜壁一般都比較薄抗沖擊力小,當有外物撞擊配電柜時(如地震時,硬物撞擊配電柜),很容易使配電柜壁變形從而使配電柜壁與銅排直接接觸,由于銅排帶有大電流,因而會使配電柜外殼帶電,導致接觸配電柜的人發生觸電事故。
由此可見現有的銅排存在配電柜受外力沖擊變形時,極易使配電柜壁與銅排直接接觸,使配電柜帶電易發生觸電事故的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的銅排存在配電柜受外力沖擊變形時,極易使配電柜壁與銅排直接接觸,使配電柜帶電易發生觸電事故的不足,提供一種U字形銅排具有配電柜受外力沖擊變形時,極配電柜壁不與銅排直接接觸,避免配電柜帶電,減少觸電事故發生的特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U字形銅排,包括右側板、左側板和底板;所述右側板與左側板均位于底板的同一側且右側板與左側板相互平行;所述右側板、左側板和底板形成U字形;所述右側板上縱向設有凹槽,所述左側板上也縱向設有凹槽;所述左側板上的凹槽與右側板上的凹槽處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底板的底部設有燕尾槽和凸塊,所述凸塊的尺寸與燕尾槽的尺寸相同;所述燕尾槽凸塊均縱向貫穿底板;左側板和右側板上分別設有多個接線孔;所述左側板上的接線孔與右側板上的接線孔相互對應。
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U字形銅排,包括右側板、左側板和底板,左側板與右側板均其連接導線的作用,底板起支撐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作用;所述右側板與左側板均位于底板的同一側且右側板與左側板相互平行;所述右側板、左側板和底板形成U字形,左側板與右側板和底板形成U形凹槽,便于銅排固定;所述右側板上縱向設有凹槽,所述左側板上也縱向設有凹槽,左側板上的凹槽和右側板上的凹槽均起卡接定位的作用;所述左側板上的凹槽與右側板上的凹槽處于同一水平高度,方便加工;所述底板的底部設有燕尾槽和凸塊,所述凸塊的尺寸與燕尾槽的尺寸相同;所述燕尾槽與凸塊均縱向貫穿底板,兩個U字形銅排可通過凸塊和燕尾槽榫接;左側板和右側板上分別設有多個接線孔,接線孔起導線與銅排的連接作用;所述左側板上的接線孔與右側板上的接線孔相互對應,方便加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為:將絕緣體填充到左側板、右側板和底板形成的U形槽內且左側板上的凹槽和右側板上的凹槽內均填滿絕緣體,左側板和右側板的上端均被絕緣體覆蓋。絕緣體被左側板上的凹槽和右側板上的凹槽定位,使絕緣體不會因震動而從U字形銅排上脫落。當配電柜受外力沖擊發生變形時,配電柜壁直接接觸到U字形銅排上的絕緣體而不會接觸到U字形銅排,從而避免了配電柜帶電,減少觸電事故的發生。
在特殊情況下U字形銅排需要加長時,將U字形銅排與另一U字形銅排通過U字形銅排上的燕尾槽和凸塊實現榫接。從而使原U字形銅排加長。
進一步,所述左側板上的接線孔的直徑比右側板上的接線孔的直徑大。使U字形銅排可連接多種型號的導線。
進一步,所述左側板上的接線孔和右側板上的接線孔均為螺紋孔,方便導線與銅排連接,導線與銅排通過螺釘連接。
進一步,所述U字形銅排各棱邊均為圓角過渡,避免產生尖角放電。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U字形銅排的側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U字形銅排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U字形銅排上安裝絕緣體和導線時的才面示意圖;
圖4是配電柜柜壁被外物撞擊變形時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U字形銅排與U字形銅排連接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鴿牌電線電纜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鴿牌電線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6512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